搜索
首页 《林亭咏》 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

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

意思:偶怀通过土壤和石头,真想到在蓬瀛。

出自作者[唐]张九龄的《林亭咏》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宁静、幽雅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和向往。 首句“穿筑非求丽”,诗人描述了建筑的布局和设计并不是为了追求华丽,而是为了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这表明诗人注重的是环境的内在美,而非外在的装饰。 “幽闲欲寄情”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在这个环境中寄托自己的情感,展现了他对这种环境的深情。 “偶怀因壤石”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和土地的尊重和感激之情。这里的“壤石”指的是土壤和石头,诗人认为这些平凡的元素中蕴含着深意,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感悟。 “真意在蓬瀛”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体现了他的理想和追求。这里的“蓬瀛”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境,诗人希望在这个环境中找到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细节,如青苔增添了山石的古朴之美,池塘边竹子的清新之气令人心旷神怡。这些细节都为整个环境增添了美感。 最后,“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地放松和自由,不再为世俗之事所困扰。这体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一个宁静、幽雅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首诗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
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
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
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关键词解释

  • 蓬瀛

    读音:péng yíng

    繁体字:蓬瀛

    意思:蓬莱和瀛洲。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亦泛指仙境。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得道之士﹞或委华驷而辔蛟龙,或弃神州而宅蓬·瀛。”
      ▶唐·许敬宗《游清都观寻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