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刘伯山》 遥知江夏阁,不减仲宣楼。

遥知江夏阁,不减仲宣楼。

意思:遥知江夏阁,不减少整楼。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寄刘伯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魁梧任嘲剧,短少盖风流》。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魁梧的人,他可能因为身材高大而受到嘲笑,但他并不在意,因为他认为自己的短处也是一种风流。 首联“魁梧任嘲剧,短少盖风流”,直接描绘了诗中人物的形象。他魁梧高大,任凭别人嘲笑,他认为自己的矮小也是一种风流。这种自信和豁达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 颔联“邂逅为颐解,殷勤成刺投”,描述了诗中人与他人相遇时的情景。他热情地与人交谈,留下了自己的名片。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交际、善于表达的人。 颈联“遥知江夏阁,不减仲宣楼”,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诗中人的未来。他知道,即使他身处江夏阁,那里的风光也不会比仲宣楼差。这暗示着诗中人的未来可能会像仲宣楼一样辉煌。 尾联“颇愿相从去,湖南兵未休”,诗人表达了希望跟随诗中人的愿望。湖南的军队还没有休整完毕,这暗示着诗中人可能会前往湖南,诗人也希望能够跟随他前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自信、豁达、善于交际、有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豪迈、不畏艰难的精神,令人感到敬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魁梧任嘲剧,短少盖风流。
邂逅为颐解,殷勤成刺投。
遥知江夏阁,不减仲宣楼。
颇愿相从去,湖南兵未休。

关键词解释

  • 仲宣楼

    引用解释

    即 当阳县 城楼,在今 湖北省 。 汉 王粲 (字 仲宣 )于此楼作《登楼赋》,故称。后遂用为典故,借指诗人登临抒怀之处。 唐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仲宣楼 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仇兆鳌 注:“ 朱鹤龄 注引《荆州记》:‘ 当阳县 城楼, 王仲宣 登之而作赋。’《一统志》:‘ 仲宣 楼,在 荆州 ,即 当阳县 城楼。

  • 仲宣

    读音:zhòng xuān

    繁体字:仲宣

    意思:汉末文学家王粲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着称。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
      ▶

  • 遥知

    读音:yáo zhī

    繁体字:遙知

    意思:(遥知,遥知)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王安石《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