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昨者》 阴阳错行成疫疠,君子慎疾防寒燠。

阴阳错行成疫疠,君子慎疾防寒燠。

意思:阴阳交错而行成瘟疫,君子慎病防冷热。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昨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昨者飞雹几破屋,颇说四郊妨麦熟》是一首对天气变化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担忧和对农作物的关心。诗中描述了昨日的冰雹几乎破坏了房屋,而今夏的连日阴雨和泥泞不堪的环境,使得人们无法正常行走和活动。这种天气变化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也给农作物带来了威胁。 接下来的诗句《十日霖雨一日晴,凄风寒凉肃肌骨》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天气变化,突出了天气变化对人的影响。作者通过描述冷风和寒意侵袭肌肤和骨骼,表达了对这种天气变化的深刻感受。这种天气变化不仅让人感到寒冷,还可能引发疾病。 诗中的《草木伤摧亦可怜,造物凭陵竟何欲》表达了作者对草木受到伤害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困惑和不解。作者通过反问“造物凭陵竟何欲”,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无法理解和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诗中的《荒凉穷巷幸无他,更勤高眠饱饘粥》表达了作者对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持乐观态度,认为虽然环境荒凉,但幸运的是没有其他灾难,因此更加珍惜睡眠和饮食,以保持身体健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担忧和对生活的关注。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人的感受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心。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而真挚,情感深沉而感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昨者飞雹几破屋,颇说四郊妨麦熟。
十日霖雨一日晴,泥潦漫漫不容足。
凄风寒凉肃肌骨,五月更衣初秋服。
草木伤摧亦可怜,造物凭陵竟何欲。
阴阳错行成疫疠,君子慎疾防寒燠。
荒凉穷巷幸无他,更勤高眠饱饘粥。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疫疠

    读音:yì lì

    繁体字:疫癘

    英语:plague; pestilence

    意思:(疫疠,疫疠)
    瘟疫。
      ▶汉·蔡邕《月令问答》:“着《月令》者,豫设水旱、疫疠,当祷祈也。”

  • 防寒

    读音:fáng hán

    繁体字:防寒

    意思:驱除风寒。
      ▶北周·庾信《谢赵王赉干鱼启》:“况复洞庭鲜鲋,温湖美鲫,波澜成雨,鳞甲防寒。”
      ▶倪璠注引《神异经》:“东南海中有烜洲,洲有温湖,鲋鱼生焉。其长八尺,食

  • 阴阳

    读音:yīn yáng

    繁体字:陰陽

    英语:male and female principle

    意思:(阴阳,阴阳)

     1.指山丘的北面和南面。
      ▶《诗•大雅•公刘》:“相其

  • 错行

    读音:cuò xíng

    繁体字:錯行

    意思:(错行,错行)

     1.交替运行。
      ▶《礼记•中庸》:“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朱熹集注:“错,犹迭也。”
      ▶《鹖冠子•泰录》

  • 寒燠

    读音:hán yù

    繁体字:寒燠

    意思:
     1.冷热。
      ▶《汉书•天文志》:“故日进为暑,退为寒。若日之南北失节,晷过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常燠。此寒燠之表也,故曰为寒暑。”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