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张来仪画赠张伯醇》 山人归卧晚,诗意满秋林。

山人归卧晚,诗意满秋林。

意思:山人回去睡晚,诗意满秋林。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题张来仪画赠张伯醇》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风起涧声乱,景寒云气深。山人归卧晚,诗意满秋林》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并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风起涧声乱”描绘了风起的声音和山间流水声的混乱,给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这句诗以动衬静,突显出秋日的宁静与深远。 “景寒云气深”进一步描绘了寒冷的秋日景象,包括深重的云气和寒冷的景色。这句诗中的“景寒”与“山气日夕佳”,暗含着诗人对秋日傍晚时分的喜爱和欣赏。 “山人归卧晚”是诗人对山中隐士生活的描绘,他们悠然自得,晚归卧息,表达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诗意满秋林”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秋天的树林充满了诗意,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这句诗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起涧声乱,景寒云气深。
山人归卧晚,诗意满秋林。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山人

    读音:shān rén

    繁体字:山人

    英语:recluse; hermit

    意思:
     1.即山虞。古代掌管山林的官。
      ▶《左传•昭公四年》:“自命夫命妇至于老疾,无不受冰。山人取之,县

  • 诗意

    读音:shī yì

    繁体字:詩意

    英语:poetic

    意思:(诗意,诗意)

     1.诗思;诗情。
      ▶唐·刘禹锡《鱼复江中》诗:“客情浩荡逢乡语,诗意留连重物华。”
      

  • 归卧

    读音:guī wò

    繁体字:歸卧

    意思:(归卧,归卧)
    谓辞官还乡。
      ▶唐·韩愈《顺宗实录二》:“﹝贾耽、郑珣瑜﹞二相皆天下重望,相次归卧。”
      ▶唐·李山甫《山中寄梁判官》诗:“归卧东林计偶谐,柴门深向

  • 意满

    读音:yì mǎn

    繁体字:意滿

    意思:(意满,意满)
    心意满足,满意。
      ▶宋·叶适《忠翊郎致仕蔡君墓志铭》:“高曾在堂,阖门骨肉百余,君尚未壮,所以事上接下,已能无一不意满。”
      ▶明·李东阳《<桃溪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