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庆春宫/高阳台》 虚馆灯闲,征衫尘浣,夜深何处砧声。

虚馆灯闲,征衫尘浣,夜深何处砧声。

意思:虚馆灯之间,征衫灰尘洗,深夜里什么地方砧声。

出自作者[宋]陈允平的《庆春宫/高阳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孤鹜披霞,归鞍卸日,晚香菊自寒城》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色的诗,同时也蕴含着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孤鹜披霞、归鞍卸日等景象,营造出一种秋夜的静谧和孤寂。晚香菊自寒城,菊花的香气在寒冷的城市中散发出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寒冷和寂静。 其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虚馆灯闲,征衫尘浣,夜深何处砧声等,这些意象和声音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寂静的夜晚,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砧声和蟋蟀的叫声。 再者,诗中的情感表达十分深沉。夜深了,何处传来砧声,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而云山迢递,犹误归期,方寸遍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归乡的无奈。 最后,诗中还运用了许多典故和象征,如秋风燕送鸿迎,最怜堤柳白露先零等,这些象征和典故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表达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归乡的无奈。同时,诗歌中运用了许多意象、比喻、情感表达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十分强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孤鹜披霞,归鞍卸日,晚香菊自寒城。
虚馆灯闲,征衫尘浣,夜深何处砧声。
乱蛩催怨,月明里、依稀数星。
云山迢递,犹误归期,方寸遍萦。
秋风燕送鸿迎。
最怜堤柳,白露先零。
倦倚楼高,恨随天远,桂风和梦俱清。
故人千里,记翦烛、西窗赋成。
相如憔悴,宋玉凄凉,酒恨花情。

关键词解释

  • 夜深

    读音:yè shēn

    繁体字:夜深

    英语:late at night; in the dead of night

    意思:犹深夜。
      ▶唐·杜甫《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虚馆

    读音:xū guǎn

    繁体字:虛館

    意思:(虚馆,虚馆)

     1.南朝·宋·谢灵运《斋中读书》诗:“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南朝·梁·沈约《直学省愁卧》诗:“虚馆清阴满,神宇暧微微。”
      ▶

  • 征衫

    引用解释

    1.旅人之衣。 宋 楼钥 《水涨乘小舟》诗:“一番冻雨洗郊丘,冷逼征衫四月秋。”《水浒传》第十二回:“ 林冲 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 范阳 毡笠……穿一领白缎子征衫。” 郁达夫 《重过杭州登楼望月怅然有怀》诗:“走马重来 浙水 滨,征衫未涤去年尘。”

    2.借指远行之人。 宋 张元干 《忆秦娥》词:“征衫辜负深闺约,

  • 砧声

    读音:zhēn shēng

    繁体字:砧聲

    意思:(砧声,砧声)
    亦作“碪声”。
     捣衣声。
      ▶唐·李颀《送魏万之京》诗:“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金·元好问《短日》诗:“短日碪声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