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孟子·诗亡春秋作》 郑卫声中听雅歌,父仇莫奈母恩多。

郑卫声中听雅歌,父仇莫奈母恩多。

意思:郑卫之声中听到雅歌,父亲的仇人都是母恩多。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孟子·诗亡春秋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郑卫之音起兴,表达了对于社会道德问题的深深忧虑。 首句“郑卫声中听雅歌”指的是诗人在听闻郑卫之音时,被其优雅的旋律所吸引。郑卫之音,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卫国的音乐,其特点在于其柔和、悠扬的旋律,以及其独特的音色。诗人用“雅歌”来形容这些音乐,表明他对音乐的品味和欣赏。 “父仇莫奈母恩多”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父仇与母恩并提,形成强烈的对比。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暗示社会的道德失衡,人们似乎更重视个人的利益,而忽视了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无人出任纲常主”一句,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深深的忧虑,即社会中没有人能承担起维护道德规范的责任。这可能是在批评社会的道德沦丧,或者是对社会秩序的混乱感到失望。 “空有乾坤着羽毛”,诗人以乾坤为喻,象征着天地间的公正和道义。然而,这些羽毛般的道义却无处可施,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道德问题的深深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郑卫之音起兴,通过描绘音乐的优雅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道德问题的深深忧虑。诗人对社会的失望和无奈,以及对道德责任的缺失,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深刻的表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郑卫声中听雅歌,父仇莫奈母恩多。
无人出任纲常主,空有乾坤着羽毛。

关键词解释

  • 雅歌

    引用解释

    1.伴以雅乐歌唱的诗歌。《汉书·艺文志》:“《雅歌诗》四篇。” 王先谦 补注:“旧雅乐四曲:一曰《鹿鸣》,二曰《騶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声辞。此四篇岂即四曲歟?”《通志·乐一》有 南朝 梁武帝 《雅歌》十二曲,即《俊雅》、《皇雅》等,郊庙朝廷用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创定雅歌,以咏祖宗。”《隋书·音

  • 中听

    读音:zhōng tīng

    繁体字:中聽

    短语:动听 天花乱坠

    英语:pleasant to the ear

    意思:(中听,中听)

     1.《书•吕刑》:“民之

  • 郑卫

    读音:zhèng wèi

    繁体字:鄭衛

    意思:(郑卫,郑卫)

     1.春秋·战国时郑国与卫国的并称。
      ▶《楚辞•招魂》:“郑·卫妖玩,来杂陈些。”
     
     2.指郑·卫二国的音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