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鹤会三首》 不烦姹女来丹灶,忽有婴儿出囟门。

不烦姹女来丹灶,忽有婴儿出囟门。

意思:不必麻烦姹女来炼丹灶,忽然有婴儿出顖门。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鹤会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晚觉方家总寓言,儋书只说谷神存。不烦姹女来丹灶,忽有婴儿出囟门。》,作者是宋朝的诗人陈著。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首句“晚觉方家总寓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晚期的深刻理解,认为方家的一切言论都是寓言,是对人生的寓言,是对宇宙的寓言。这里的“晚觉”指的是人生的晚期,是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看淡了世事之后的一种感悟和反思。 “儋书只说谷神存”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家经典《道德经》的理解,认为书中所述的“谷神”之道,就是生命的本质,是宇宙的真理。这里的“儋书”指的是道家经典,《道德经》是其中的代表。 “不烦姹女来丹灶”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炼丹术的态度,认为不需要借助外力,也不需要繁琐的操作,只需要保持内心的清净和自然,就能达到生命的永恒。这里的“姹女”指的是炼丹术中的一种物质,而“丹灶”则是炼丹的工具和场所。 “忽有婴儿出囟门”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期待和希望,认为在生命的晚期,会突然出现一种新的生命状态,就像婴儿从囟门中诞生一样,充满了活力和生机。这里的“婴儿”代表着生命的初始和纯真,而“囟门”则代表着生命的奥秘和未知。 整首诗通过寓言、道家经典和生命哲理的融合,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充满了智慧和启示。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于生命的热爱和期待,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晚觉方家总寓言,儋书只说谷神存。
不烦姹女来丹灶,忽有婴儿出囟门。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囟门

    读音:xìn mén

    繁体字:囟門

    英语:fontanelle

    意思:(囟门,囟门)
    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在头顶的前部中央。用手扪摸,可以感觉脑血管的跳动。也叫脑门、顶门。简称“囟”。

  • 婴儿

    读音:yīng ér

    繁体字:嬰兒

    短语:乳儿 赤子 早产儿 小儿

    英语:baby

    意思:(婴儿,婴儿)

     1.初生幼儿。
      ▶《老子》:“我独

  • 不烦

    读音:bù fán

    繁体字:不煩

    意思:(不烦,不烦)

     1.无须烦劳。
      ▶《荀子•彊国》:“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
      ▶《南史•宋武帝纪》:“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任宰相,母后

  • 姹女

    读音:chà nǚ

    繁体字:奼女

    意思:
     1.  少女;美女。
      ●《后汉书•五行志一》:“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
      ●唐罗邺《自遣》诗:“春巷摘桑喧姹女,江船吹笛舞蛮奴。”
      ●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