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仙山》 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意思: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形半莓苔。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仙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洞府内景象的描绘,表现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 首句“一炷心香洞府开”,直接点明主题,将读者的思绪引入一个神秘的世界。这里的“一炷心香”象征着虔诚和敬畏,而“洞府开”则暗示了一个深邃而神秘的场所。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巧妙地引导读者进入诗中的世界,让人期待接下来的描绘。 “偃松皱涩半莓苔”一句,描绘了洞府内的景象。偃松是洞口的松树,其形态“皱涩”表现出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沧桑。而“半莓苔”则暗示了洞府周围的自然环境,显示出一种静谧而原始的气息。 “水清无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骑鹤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洞府的神秘氛围。水清无底,表现出洞内环境的清幽和洁净,而山如削则描绘了洞口的峻峭和险峻。这样的环境,自然会吸引仙人来此骑鹤游玩。这两句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人对洞府内的仙人骑鹤游玩充满想象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神秘而幽静的洞府,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神秘的世界,让人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同时,诗中的浪漫主义色彩也让人对洞府内的仙人骑鹤游玩充满想象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水清无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骑鹤来。
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偃松

    读音:yǎn sōng

    繁体字:偃鬆

    英语:siberian dwarf pine

    详细释义:植物名。松科松属,常绿小乔木。枝干偃伏,针叶,五针一束,细齿不明。雄花黄色,雌花紫色。球果紫

  • 心香

    读音:xīn xiāng

    繁体字:心香

    英语:\' Xinxiang\'

    意思:
     1.佛教语。谓中心虔诚,如供佛之焚香。
      ▶南朝·梁简文帝《相宫寺碑铭》:“窗舒意蕊,室度心香。”

  • 洞府

    读音:dòng fǔ

    繁体字:洞府

    英语:cave-dwelling

    意思:道教称神仙居住的地方。
      ▶南朝·梁·沈约《善馆碑》:“或藏形洞府,或栖志灵岳。”
      ▶宋·苏轼《过木枥观》

  • 莓苔

    读音:méi tái

    繁体字:莓苔

    意思:青苔。
      ▶晋·孙绰《游天臺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宋·苏舜钦《寄守坚觉初二僧》诗:“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访寻。”
      ▶明·李瀚《光孝寺访唐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