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 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烧痕。

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烧痕。

意思:茫茫你水抱城根,野外色偷春入烧痕。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烧痕。》是一首对汝水及周边春色的生动描绘,诗中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与欣赏。 首句“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烧痕。”描绘了汝水的景象,河水环绕城根,形成了一片茫茫的景象。同时,又描绘了春天的野色和烧痕山上的火光交织的景象,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千点湘妃枝上泪,一声杜宇水边魂。”这句诗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将湘妃泪水和杜宇水边之魂融入其中,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象和内涵。 “遥怜鸿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贼负恩。”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反思,对那些曾经犯下错误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最后,“粉堞女墙都已尽,恍如陶侃梦天门。”描绘了城楼的景象,随着女墙和堞的消失,诗人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种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充满了想象力和神秘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篇,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反思。同时,诗中也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烧痕。
千点湘妃枝上泪,一声杜宇水边魂。
遥怜鸿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贼负恩。
粉堞女墙都已尽,恍如陶侃梦天门。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城根

    读音:chéng gēn

    繁体字:城根

    英语:sections of a city close to the city wall

    意思:犹城脚。
      ▶唐·韦应物《酬秦徵君徐少府春日见寄》诗:“城

  • 茫茫

    读音:máng máng

    繁体字:茫茫

    短语: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浩荡 无垠 氤氲 无量 苍茫 浩瀚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广 浩淼 辽阔 广大 旷 弥漫 一望无际 宽阔 荒漠

  • 烧痕

    读音:shāo hén

    繁体字:燒痕

    意思:(烧痕,烧痕)
    野火的痕迹。
      ▶宋·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诗:“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明·李昌祺《过吴门》诗:“西施去后屧廊倾,岁岁春深烧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