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昝公溉》 众稚闻此语,竞走来相依。

众稚闻此语,竞走来相依。

意思:许多孩子听了这些话,竞跑来依靠。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昝公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晚泊昝公溉,船头余落晖》是一首描绘乡村荒凉景象的诗,通过对过去丰饶、现在荒芜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同情。 首联“携家上岸行,爱此风满衣”,诗人带着家人上岸,欣赏夕阳余晖,对满载而归的风充满了喜爱。这里描绘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悠闲自得的情态。 颔联“村巷何萧条,四顾烟火稀”,诗人看到乡村小巷冷清,四下里烟火稀少,为后文的荒凉景象做了铺垫。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访问村民,了解到此地遭受了严重的饥荒,许多人逃亡他乡,留下的生计也十分微薄。诗人看到林木下、墙屋皆空的景象,感叹无人耕种的田地变得荆棘丛生,深夜中还会出现鬼火。这些描述都生动地展现了饥荒给乡村带来的深重灾难。 最后,诗人听到村民的讲述后,感到深深的同情和怜悯,他劝告大家不要惊慌失措地哭泣,应该互相搀扶,尽快寻求回家的路。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村民的关怀和鼓励,也体现出他的人文关怀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荒凉的乡村景象,展现了饥荒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同情。诗中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晚泊昝公溉,船头余落晖。
携家上岸行,爱此风满衣。
村巷何萧条,四顾烟火稀。
问之曰去岁,此地遭凶饥。
斯民半逃亡,在者生计微,请看林木下,墙屋皆空围。
好田无人耕,惟有荆棘肥。
至今深夜中,鬼火流清煇。
众稚闻此语,竞走来相依。
错莫惊且哭,牵挽求速归。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相依

    读音:xiāng yī

    繁体字:相依

    短语:就 倚 比 促 把 附 偎 挨

    英语:depend on each other

    意思:互相依靠。
      ▶《左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