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张碧集》 天宝太白殁,六义已消歇。

天宝太白殁,六义已消歇。

意思:天宝金星死,“六义”已经消失消失。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读张碧集》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诗,赞美了诗歌在历史变迁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它表达了对诗歌的敬仰和对诗人才华的赞扬。 首先,诗中提到了天宝年间太白诗人的逝去,以及六义的消歇。这表达了对古代诗歌传统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现代诗歌的缺失。接着,诗人对先生的复生表示了深深的欣喜,因为这意味着新的诗歌生命力的出现,也意味着诗歌的复兴。 诗人下笔证明兴亡,陈词备风骨,表达了对诗歌在历史变迁中见证和记录历史的能力的认可。他赞美诗人的作品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够揭示历史的兴衰和社会的变迁。 最后,诗人用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这样的意象来形容诗歌的美妙和深远。他希望有更多的采诗官出现,能够将优秀的诗歌作品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欣赏和感受诗歌的美妙。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诗歌的敬仰和赞美,对诗人才华的赞扬,以及对诗歌在历史变迁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它是一首充满热情和深情的诗歌,充满了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宝太白殁,六义已消歇。
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
先生今复生,斯文信难缺。
下笔证兴亡,陈词备风骨。
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谁作采诗官,忍之不挥发。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天宝

    读音:tiān bǎo

    繁体字:天寶

    英语:Tian Bao

    意思:(天宝,天宝)

     1.天然的宝物。
      ▶《商君书•来民》:“夫实圹什虚,出天宝,而百万事本,其所益多也。”<

  • 太白

    读音:tài bái

    繁体字:太白

    英语:tai pai

    意思:
     1.星名,即金星。又名启明、长庚。
      ▶《史记•天官书》:“察日行以处位太白。”
      ▶司马贞索隐:“太白晨出

  • 六义

    读音:liù yì

    繁体字:六義

    英语:Liuyi

    意思:(六义,六义)

     1.亦称“六诗”。
      ▶《〈诗〉大序》:“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 消歇

    读音:xiāo xiē

    繁体字:消歇

    英语:cease; disappear

    意思:消失;止歇。
      ▶南朝·宋·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容华坐消歇,端为谁苦辛?”唐·孟郊《读<张碧集>》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