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贺子忱参议之官闽中》 诗似拾遗留剑外,才如处士去河阳。

诗似拾遗留剑外,才如处士去河阳。

意思:诗像拾遣留剑外,才能像隐士去河阳。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送贺子忱参议之官闽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越侯的宾客回望故乡,品尝美食,怀念旧日同僚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越侯宾客有辉光,领袖今年得望乡”,描绘了越侯的宾客光彩照人,今年有机会回望故乡的情景。这表达了诗人的尊敬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引出了下文的思乡之情。 颔联“诗似拾遗留剑外,才如处士去河阳”,用比喻的手法,将诗人的才华比作遗落在剑外的珍宝,将处士的离去比作河阳的流失。这一联既赞美了诗人的才华,又表达了对处士离去的遗憾之情。 颈联“到时晚荔论园买,旧日春茶洗盏尝”,通过对晚荔和春茶的描绘,生动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美食的眷恋和回忆。同时,“论园买”和“洗盏尝”的细节描绘,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尾联“璧水同寮几人在,賸将书疏及沧浪”,通过对同僚的怀念和书信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工作生活的回忆和思念。同时,“沧浪”一词也寓意着诗人的心境如江水一般波澜壮阔。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故乡、旧友和过去生活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越侯宾客有辉光,领袖今年得望乡。
诗似拾遗留剑外,才如处士去河阳。
到时晚荔论园买,旧日春茶洗盏尝。
璧水同寮几人在,賸将书疏及沧浪。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关键词解释

  • 处士

    读音:chǔ shì

    繁体字:處士

    英语:recluse

    意思:(处士,处士)

     1.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

  • 河阳

    读音:hé yáng

    繁体字:河陽

    英语:Heyang

    意思:(河阳,河阳)

     1.黄河北岸。
      ▶南朝·梁·江淹《别赋》:“君居淄右,妾家河阳。”
      ▶元·袁桷《清

  • 遗留

    读音:yí liú

    繁体字:遺留

    短语:残存 贻 遗

    英语:(leave or be a) legacy

    意思:(遗留,遗留)

     1.谓以前的事物或现象继续

  • 拾遗

    读音:shí yí

    繁体字:拾遺

    英语:gleaning

    意思:(拾遗,拾遗)

     1.拾取他人的失物。
      ▶《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

  • 外才

    读音:wài cái

    繁体字:外才

    意思:指人的外貌。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摺:“姐姐,那王生端的内才外才相称也。”
      ▶《官场现形记》第四四回:“这是三小儿,今年已经十五岁了;不肯读书,外才倒还有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