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思归二首》 外孙跨鞍马,遇事亦闲习。

外孙跨鞍马,遇事亦闲习。

意思:外孙骑着马,遇到事情也熟悉。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思归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我老不待言,有女年四十》是一首深情的诗,它描绘了一位年过四十、日渐衰老的父亲对女儿的深深关爱和思念。诗中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牵挂、思念,以及在女儿到来后生活的改善,同时也表达了父女之间的深厚感情。 首联“我老不待言,有女年四十”,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思念之情。他已年过四十,身体日渐衰老,而女儿却依然健康、年轻。这种对比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感慨。 颔联“念我客汝南,无与具朝食”,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在汝南的孤独和无助。他因为客居汝南,无法和家人一起享用早餐,这种孤独和无助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 颈联“翩然乘肩舆,面有风土色”,描述了女儿的出行和面容,表达了父女之间的深厚感情。女儿乘着轿子,面带微笑,这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温暖和感动。 尾联“解我百忧集”,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深深关爱和思念之情。他希望女儿能够理解他的忧虑和牵挂,希望她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感动和温暖。它表达了父爱如山,父女之间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奈。这首诗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老不待言,有女年四十。
念我客汝南,无与具朝食。
翩然乘肩舆,面有风土色。
许蔡虽云近,传舍三经夕。
衰老累汝曹,愧叹心不怿。
磨刀鱠缕红,洗盏酒花白。
母老行役难,女来生理葺。
外孙跨鞍马,遇事亦闲习。
居然数口家,解我百忧集。
厄穷须父子,他人非所及。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鞍马

    读音:ān mǎ

    繁体字:鞍馬

    短语:舟车

    英语:pommel horse

    意思:(鞍马,鞍马)

     1.马和鞍子。
      ▶《史记•田叔列传褚少孙论》:“

  • 外孙

    读音:wài sūn

    繁体字:外孫

    英语:daughter\'s son; grandson

    意思:(外孙,外孙)
    女儿的儿女。
      ▶《仪礼•丧服》:“外孙。”
      ▶郑玄注:“

  • 遇事

    解释

    遇事 yùshì

    [when anything crops] 碰上变化或情况

    遇事多想再做

    引用解释

    1.指诸侯间相会的事。《战国策·魏策一》:“三国之相,不信

  • 跨鞍

    引用解释

    1.骑马。 宋 戴复古 《题蔡仲卿青在堂》诗之二:“几人富贵不能闲,夜运牙筹日跨鞍。” 清 袁于令 《西楼记·巧逅》:“休羈绊,快拂衣跨鞍。”

    2.古代婚娶时俗礼之一。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礼制》:“唯妇下舆以马鞍令步,曰跨鞍。” 明 郑文康 《跨鞍》诗:“莫跨鞍,莫跨鞍,跨鞍未必家平安……跨鞍不如不跨好,俗礼纷纷奚

  • 闲习

    读音:xián xí

    繁体字:閑習

    意思:(闲习,闲习)
    亦作“闲习”。
     熟习。闲,通“嫺”。
      ▶《吕氏春秋•勿躬》:“登降辞让,进退闲习,臣不若隰朋。”
      ▶宋·苏轼《赐大辽贺兴龙节十日内中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