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蒲州逍遥楼》 时平乘道泰,聊赏遇年春。

时平乘道泰,聊赏遇年春。

意思:当时,平乘路泰,我赏识年春。

出自作者[唐]李隆基的《登蒲州逍遥楼》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且深具寓意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诗人以长榆和高柳起兴,描绘了一个平静、宁谧的自然景象,这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然后,诗人又通过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等词语,勾勒出一幅壮丽的游历图景,展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雄心壮志。 诗中的“昔是潜龙地,今为上理辰”一句非常引人注目,它寓言着这个地方从过去的潜伏状态到如今崭露头角的转变,展示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的敏锐观察。 “时平乘道泰,聊赏遇年春”这句话则表达了诗人在和平安宁的时代,乘着春天的步伐,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体现了诗人的闲情逸致和对生活的热爱。 “黄河分地络,飞观接天津”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黄河如同大地的脉络,高耸的观楼仿佛与天空相接,形象地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 最后的“一览遗芳翰,千载肃如神”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时也展现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高远志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寓意,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怀,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榆息烽火,高柳静风尘。
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
昔是潜龙地,今为上理辰。
时平乘道泰,聊赏遇年春。
黄河分地络,飞观接天津。
一览遗芳翰,千载肃如神。
作者介绍 李隆基简介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关键词解释

  • 时平

    读音:shí píng

    繁体字:時平

    意思:(时平,时平)
    时世承平。
      ▶南朝·梁简文帝《南郊颂》序:“尘清世晏,仓兕无用其武功;运谧时平,鹓鹭咸修其文德。”
      ▶宋·刘克庄《贺新郎•郡宴和韵》词:“但得

  • 赏遇

    读音:shǎng yù

    繁体字:賞遇

    意思:(赏遇,赏遇)
    赏识和礼遇。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吾甚怜爱,倍加开奖,后被赏遇,赐名敬宣,位至侍中开府。”
      ▶《北史•朱瑞传》:“瑞虽为尒朱荣

  • 年春

    读音:nián chūn

    繁体字:年春

    意思:新春。
      ▶唐·曹松《客中立春》诗:“土牛呈岁稔,綵燕表年春。”

    解释:1.新春。

    造句:有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