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后五百年,之子岂苗裔。
意思:之后500年,难道你的后裔。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题李斗南诗卷》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诗人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诗人的才华和经历,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首句“君家两诗人,诗名满天地”,诗人直接点明诗人家族中有两位诗人,他们的诗名传遍天下。这是一种赞美和肯定,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才华和实力。
“大者扶宿梧,入论金銮事”,这两句描述了家族中一位诗人的经历。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进入了朝廷,参与讨论国家大事。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诗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思考。
“小者乘天风,去草玉楼记”,这两句描述了家族中另一位诗人的经历。他像乘风破浪的船只一样,游历四方,为朝廷撰写玉楼记等文章。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诗人的赞赏,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见识。
“却后五百年,之子岂苗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诗人的期待和祝愿。他们的影响力将持续五百年之久,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将像他们一样才华横溢。这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诗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远见和自信。
“奈何不神仙,亦复未富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诗人的感慨。他们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成为神仙或者富贵之人,这可能是他们的遗憾和无奈。但这也正是他们的独特之处,他们没有受到世俗的束缚和限制,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才华。
“抱瑟诸公门,索米长安市”,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境况。他像其他诗人一样,在官场之外,过着清贫的生活。他虽然无法像这两位诗人一样成为神仙或者富贵之人,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用自己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两位诗人的敬仰之情和对自身境况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见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