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孔长源挽词二首》 小堰门头柳击船,吴山堂上月侵筵。

小堰门头柳击船,吴山堂上月侵筵。

意思:小堰门头柳攻击船,吴山堂上侵蚀席。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孔长源挽词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小堰门头柳击船,吴山堂上月侵筵》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小堰门头的柳树下,船只轻轻荡漾,吴山堂上的月光洒满宴席。这里的场景描绘给人一种宁静、温馨的感觉,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第二句《潮声半夜千岩响,诗句明朝万口传》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潮声半夜响起,回荡在千岩之间,诗句明朝被万人传诵。这里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潮声比作万籁之音,将诗句比作万口传诵。这种表达方式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接下来的几句《岂意日斜庚子後,忽惊岁在巳辰年》和《佳城一闭无穷事,南望题诗泪洒笺》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忧虑。诗人似乎在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无情,佳城一闭,万事皆休。他只能南望题诗,泪洒笺纸,表达内心的哀伤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情感丰富,描绘生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这首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小堰门头柳击船,吴山堂上月侵筵。
潮声半夜千岩响,诗句明朝万口传。
岂意日斜庚子後,忽惊岁在巳辰年。
佳城一闭无穷事,南望题诗泪洒笺。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吴山

    读音:wú shān

    繁体字:吳山

    意思:(吴山,吴山)
    I

     1.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南。参见“吴岳”。
      
     2.山名。又名胥山。俗称城隍山。在今浙江·杭州·西湖东南。
       

  • 上月

    读音:shàng yuè

    繁体字:上月

    意思:
     1.上弦月。
      ▶南朝·梁·刘孝绰《饯张惠绍应令》诗:“鲜云积上月,冻雨晦初阳。”
     
     2.前月。
      ▶《红楼梦》第二回:“我这女学生名叫

  • 门头

    引用解释

    1.犹门户,家庭。《红楼梦》第一○七回:“如今借此正好收敛,守住这个门头儿,不然,叫人笑话。”

    2.指有商业往来的户头。 峻青 《海啸》第一章十一:“不敢当,小本生意,没有什么固定的门头。”

    3.指能达到个人目的的途径。如:你找着门头,可别忘了我。

    读音:mén tóu<

  • 山堂

    读音:shān táng

    繁体字:山堂

    意思:
     1.山中的寺院。
      ▶唐·王勃《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凈慧寺碑》:“春巖橘柚,影入山堂。”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录其(赵元一)《宿焦山寺》云:‘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