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杨判院晚春》 树连翠条围春昼,风入青山送雨声,不办扁舟访安道,何妨莲社醉渊明。

树连翠条围春昼,风入青山送雨声,不办扁舟访安道,何妨莲社醉渊明。

意思:树连翠条围春季白天,风进入青山送雨声,不办扁船访问安道,何妨莲社喝醉了陶渊明。

出自作者[宋]释绍嵩的《次韵杨判院晚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杏褪残花点碧轻,残花含恨脱红英》是一首对自然风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它以杏花的凋零为引子,引出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思考。 首句“杏褪残花点碧轻”描绘了杏花凋谢的景象,杏花残瓣轻轻飘落,如同点染绿色的轻尘。这句诗以轻盈的笔触,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残花含恨脱红英”进一步描绘了杏花的凋零,含恨地脱离红英,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哀怨和无奈。这句诗将杏花的形象刻画得生动而深刻。 “树连翠条围春昼,风入青山送雨声”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树木翠条相连,环绕着春日的白昼;风入青山送雨声,青山在雨中更显生机。这两句诗以生动的笔触,将春天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办扁舟访安道,何妨莲社醉渊明”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不打算乘扁舟去拜访安道,何妨效仿莲社的醉渊明,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最后两句“如公自是銮坡具,盍与吾君致太平”是对诗人的赞美,认为像他这样的人才是国家栋梁,应该为国家贡献力量,致太平。这两句诗充满了对国家太平的渴望和对人才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对淡泊名利的追求以及对国家太平的渴望。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杏褪残花点碧轻,残花含恨脱红英。
树连翠条围春昼,风入青山送雨声,不办扁舟访安道,何妨莲社醉渊明。
如公自是銮坡具,盍与吾君致太平。

关键词解释

  • 莲社

    读音:lián shè

    繁体字:蓮社

    意思:(莲社,莲社)
    佛教凈土宗最初的结社。
      ▶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与僧俗十八贤结社念佛,因寺池有白莲,故称。
      ▶唐·戴叔伦《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诗之

  • 青山

    读音:qīng shān

    繁体字:青山

    意思:
     1.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四游记•玉

  • 扁舟

    读音:piān zhōu

    繁体字:扁舟

    英语:canoe

    意思:I
    小船。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

  • 翠条

    读音:cuì tiáo

    繁体字:翠條

    意思:(翠条,翠条)
    指植物的绿色枝条。
      ▶南朝·宋·鲍照《喜雨》诗:“珍木抽翠条,炎卉濯朱芳。”
      ▶唐·白居易《戏题卢秘书新移蔷薇》诗:“风动翠条腰袅娜,露垂红萼

  • 不办

    读音:bù bàn

    繁体字:不辦

    意思:(不办,不办)
    犹言不能。
      ▶《宋书•沈攸之传》:“诸人咸谓吾应统之,自卜懦薄,干略不办及卿,今辄相推为统,但当相与戮力尔。”
      ▶《宋书•孝义传•何子平》:“尊老

  • 渊明

    读音:yuān míng

    繁体字:淵明

    意思:(渊明,渊明)
    深远明达。
      ▶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南齐书•高帝纪上》:“惟王圣哲渊明,荣镜宇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