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阆州东园十咏·四照亭》 画箔褰何碍,珍丛发已圆。

画箔褰何碍,珍丛发已圆。

意思:画箔提起什么障碍,珍丛发已圆。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阆州东园十咏·四照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欣赏画中的珍稀丛花,但诗人并没有直接描绘画中景象,而是通过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期待。 首句“画箔褰何碍,珍丛发已圆”,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双关的手法。画箔是一种绘有图案的薄而透明的帘子,这里用来比喻画框。诗人说拉开画框并没有什么妨碍,说明画作是完整无缺的。珍丛发已圆,是说画中的花丛盛开得像真正的花丛一样圆满。这两句诗描绘了画作的完整和美丽,为读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视角和情感倾向。 “愿公皆遍赏,莫为一隅偏”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和关怀。诗人希望看到的人都能欣赏到这幅画作的美丽,不要因为只看到画的一角而错过了全貌。这里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普遍欣赏和赞美的呼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期待,同时也传递了对欣赏美好事物的普遍性的呼吁。这种含蓄而深沉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画箔褰何碍,珍丛发已圆。
愿公皆遍赏,莫为一隅偏。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画箔

    读音:huà bó

    繁体字:畫箔

    意思:(画箔,画箔)
    有画饰的帘子。
      ▶宋·舒亶《木兰花•次韵赠歌妓》词:“十二阑干褰画箔,取次穿花成小酌。”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