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途经敷水》 重寻绣带朱藤合,更认罗裙碧草长。

重寻绣带朱藤合,更认罗裙碧草长。

意思:重寻绣带紫藤合,再认罗裙碧草长。

出自作者[唐]许浑的《途经敷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形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期待和坚韧。 首先,诗中的“修蛾颦翠倚柔桑”,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颦眉翠蛾,倚靠在柔桑上,仿佛在向那春风中的白面郎告别。这里的“修蛾”指的是长眉,“颦翠”则描绘了她的翠绿色眉毛,形象生动。而“倚柔桑”则暗示了她对爱情的期待和渴望。 “五夜有情随暮雨,百年无节待秋霜。”这两句诗表达了女子的深情和坚韧。她夜夜有情,随着暮雨等待,却只有无尽的等待和失望。然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以百年无节的态度等待秋霜的到来,即使这过程漫长而艰难。 “何处野花何处水,下峰流出一渠香。”这两句诗描绘了女子的希望和信念。她相信爱情就像野花和水一样,虽然看似平凡,但却能流出一渠的香气,让人心生向往。这里的“野花”和“水”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和纯真,也象征着女子对爱情的期待和信念。 整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期待和坚韧,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女子的美丽和坚韧,也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修蛾颦翠倚柔桑,遥谢春风白面郎。
五夜有情随暮雨,百年无节待秋霜。
重寻绣带朱藤合,更认罗裙碧草长。
何处野花何处水,下峰流出一渠香。
作者介绍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关键词解释

  • 罗裙

    读音:luó qún

    繁体字:羅裙

    英语:skirt of thin silk

    意思:(罗裙,罗裙)
    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南朝·梁·江淹《别赋》:“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

  • 碧草

    读音:bì cǎo

    繁体字:碧草

    意思:
     1.青草。
      ▶南朝·梁·江淹《贻袁常侍》诗:“幽·冀生碧草,沅·湘含翠烟。”
      ▶唐·陈子昂《春臺引》:“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伤远,登高臺而写忧。”<

  • 朱藤

    读音:zhū téng

    繁体字:朱藤

    意思:紫藤。
      ▶唐·许浑《途经敷水》诗:“重寻绣带朱藤合,更认罗裙碧草长。”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值朱藤盛开,宾客会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