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遇二十五首》 太冬积严杀,布令兆微霜。

太冬积严杀,布令兆微霜。

意思:太冬积严格杀,布令兆微霜。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感遇二十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太冬积严杀,布令兆微霜。凄凄中园木,华采欻摧藏。岂无孤芳者,佳菊独煌煌。后雕虽尔德,曷补蕙兰伤》。这首诗的主题是冬天的严寒和植物的凋零。 首先,诗的开头“太冬积严杀,布令兆微霜。”描绘了冬天的严寒和冷酷,仿佛是自然之神在默默地执行他的命令,预示着微霜的出现。这种描绘给人一种肃杀的气氛,让人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和无情。 “凄凄中园木,华采欻摧藏。”这句诗描绘了中园的树木在严冬中凋零的景象。树木的叶子逐渐枯黄,然后凋落,仿佛在默默地承受着冬天的严寒。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自然的无情。 “岂无孤芳者,佳菊独煌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严冬中独自绽放的花儿的赞美。诗人认为,尽管其他的植物都在凋零,但仍有少数花儿在严冬中独自绽放,如菊花等。这种描绘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坚韧。 最后,“后雕虽尔德,曷补蕙兰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严冬中受到摧残的花儿的同情。诗人认为,尽管这些花儿无法抵抗自然的无情,但它们仍然展现了生命的力量和坚韧。这种描绘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天的严寒和植物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诗人通过对孤芳和蕙兰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力量和坚韧,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同情和敬意。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深沉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太冬积严杀,布令兆微霜。
凄凄中园木,华采欻摧藏。
岂无孤芳者,佳菊独煌煌。
后雕虽尔德,曷补蕙兰伤。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积严

    读音:jī yán

    繁体字:積嚴

    意思:(积严,积严)
    十分严格。
      ▶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北场口语之多》:“凡其同乡,江南四府监生卷皆另为一束记认之。不派房,不批阅,自谓极其积严,以故三吴遂无一人得售。”

  • 微霜

    读音:wēi shuāng

    繁体字:微霜

    意思:
     1.薄霜。
      ▶汉·王褒《九怀•蓄英》:“微霜兮眇眇,病殀兮鸣蜩。”
      ▶晋·左思《蜀都赋》:“白露凝,微霜结。”
      ▶南朝·宋·谢庄《月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