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辛亥各口占十绝》 汗脚谁教上玉台,却寻前路击芒鞋。

汗脚谁教上玉台,却寻前路击芒鞋。

意思:汗脚谁教上的玉台,但不久前的路打草鞋。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辛亥各口占十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种现象的独特观察,它以一种幽默和自嘲的方式描绘了一个汗脚踏入玉台后的尴尬体验。 首句“汗脚谁教上玉台,却寻前路击芒鞋。”描绘了主人公的尴尬处境。他被允许进入象征着高贵和尊崇的“玉台”,这本身就暗示了他的不凡地位。然而,他却发现自己“汗脚”的事实在此时此地显得尤为尴尬,仿佛是被命运捉弄,让他不得不寻找另一条路,放弃原本的计划,换上更为合适的鞋子。 “自嫌到了无仙分”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的质疑和自我贬低。他可能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种高贵的场合,或者他可能觉得自己并不具备那种超凡脱俗的仙气。这种自我贬低和质疑,进一步加深了他在这种情境下的尴尬和无奈。 “已踏金鳌跌下来”这句诗则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主人公从原本的高位跌落下来的情景。这里的“金鳌”象征着玉台上的台阶,而“跌下来”则暗示了主人公的失落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幽默和自嘲的方式描绘了一个人在尴尬情境中的挣扎和无奈。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入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主人公的复杂情感和内心世界。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人性和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汗脚谁教上玉台,却寻前路击芒鞋。
自嫌到了无仙分,已踏金鳌跌下来。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汗脚

    读音:hàn jiǎo

    繁体字:汗腳

    意思:(汗脚,汗脚)
    出汗的脚;脏脚。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轻佻》:“羊昭业等拟将一尺三寸汗脚,踏他烧残龙尾道,懿宗皇帝虽薄德不任,被前人罗织;执大政者亦大悠悠。”

  • 玉台

    读音:yù tái

    繁体字:玉檯

    解释:1.汉代台名。 2.泛指宫廷的台砚。 3.传说中天帝的居处。 4.玉饰的镜台;镜台的美称。 5.特指聘礼。 6.\"玉台体\"的省称。 7.谓砚台。 8.指玉台山。在今四川阆

  • 前路

    读音:qián lù

    繁体字:前路

    意思:
     1.前面的道路;前方的路上。
      ▶晋·陶潜《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元·张国宝《罗李郎》第一摺:“汤哥若到前路无了盘缠,使银子呵,着人

  • 芒鞋

    读音:máng xié

    繁体字:芒鞋

    英语:straw shoe

    意思:用芒茎外皮编织成的鞋。亦泛指草鞋。
      ▶唐·张祜《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朗吟挥竹拂,高揖曳芒鞋。”
      ▶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