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意思:枫林社天鼓,茅草屋午时鸡。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全文赏析

这首诗《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是一首描绘乡村田园风光的诗作,通过对枫林、竹溪、社日鼓声、午时鸡鸣、晚禾地、秋草畦、驿楼宫树等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画卷。同时,诗中也通过疲惫的马儿的嘶鸣,传达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首联“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等候官吏的士兵站立在沙滩上,而附近的农家则与竹林相接的场景。这一描绘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海边乡村的景象,富有生活气息。 颔联“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进一步展示了乡村的日常生活。社日鼓声从枫林中传出,茅屋内的家禽在中午时分鸣叫。这一联通过声音和动作的描写,将社日乡村的日常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则描绘了傍晚时分,喜鹊在晚稻田上啼叫,蝴蝶在秋草地上飞舞的场景。这一联以动衬静,进一步突显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一句“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则以马儿的嘶鸣收尾,表达了诗人对驿站附近宫树渐近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马儿的嘶鸣与前文的田园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展现了田园的宁静和谐之美。同时,诗人通过疲惫的马儿的嘶鸣传达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使得诗歌主题更加鲜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社日

    读音:shè rì

    繁体字:社日

    英语:community day

    意思: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间或有四时致祭者。
      ▶周代本用甲日,汉至唐各代不同。
      ▶

  • 午时

    读音:wǔ shí

    繁体字:午時

    英语:period of the day from 11 a.m. to 1 p.m

    意思:(午时,午时)

     1.古代计时法将一天一夜分为十二时辰,上午

  • 茅屋

    读音:máo wū

    繁体字:茅屋

    短语:庵 草房

    英语:cottage

    意思:亦作“茆屋”。
     用茅草盖的房屋。
      ▶《左传•桓公二年》:“清庙茅屋。”

  • 枫林

    读音:fēng lín

    繁体字:楓林

    意思:(枫林,枫林)
    枫树林。枫叶至秋而变红,甚美。诗文中常以枫来表现秋色。
      ▶唐·杜甫《寄柏学士林居》诗:“赤叶枫林百舌鸣,黄花野岸天鸡舞。”
      ▶元·周文质《叨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