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 今日净开方丈室,一飞白足到茅亭。

今日净开方丈室,一飞白足到茅亭。

意思:今天净面积丈室,一飞白体值得到茅草亭。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哲理的诗,它以佛教的视角,描绘了尘世生活的复杂和混乱,同时也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五浊之世尘冥冥”,诗人以佛教的术语“五浊”来描绘世间的混乱和复杂,用“尘冥冥”来形容这种混乱的状态,形象生动。 “达观栖心于此经”,这里的“达观”指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观念,而“栖心”则是指心灵寄托在佛教经典之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但用须弥藏芥子”,诗人用佛教中的“须弥山”和“芥子”来比喻世界的虚幻和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安知牛迹笑东溟”,诗人用“东溟”来比喻无边无际的大海,表达了对超越世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几句诗,“生公吐辩真无敌,顾氏传神实有灵”,是对生公和顾氏的赞美,生公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弟子之一,善于辩论;顾氏则是擅长传神的画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智慧和艺术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最后,“今日净开方丈室,一飞白足到茅亭”,诗人描绘了一个净洁无尘的房间,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已经找到了通往超脱之路。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界虚幻的理解,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它通过描绘佛教哲理和艺术之美,展现了诗人的智慧和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浊之世尘冥冥,达观栖心于此经。
但用须弥藏芥子,安知牛迹笑东溟。
生公吐辩真无敌,顾氏传神实有灵。
今日净开方丈室,一飞白足到茅亭。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飞白

    读音:fēi bái

    繁体字:飛白

    英语:feibai

    意思:(飞白,飞白)

     1.亦作“飞白书”。一种特殊的书法。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匠人用刷白粉的帚写字,蔡邕见后,归作“飞白

  • 方丈

    读音:fāng zhàng

    繁体字:方丈

    英语:abbot

    意思:
     1.一丈见方。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白傅葬龙门山,四方过者,必奠卮酒;冢前方丈之土,常成泥泞。”

  • 今日

    读音:jīn rì

    繁体字:今日

    英语:today

    意思:
     1.本日;今天。
      ▶《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韩愈《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