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漫客汪子美兼简竹牖东美》 何时共听檐花雨,小醉微吟夜烛红。

何时共听檐花雨,小醉微吟夜烛红。

意思:什么时候一起听檐花雨,小醉微吟夜烛红。

出自作者[宋]吴锡畴的《寄漫客汪子美兼简竹牖东美》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咏砚》,它通过描绘砚的形象和功能,表达了诗人对它的深深喜爱和赞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雁断无书到笔峰,暮云空自满江东。”这句诗描绘了砚台的功能和象征意义。雁是书信的象征,这里暗示了砚台可以传递书信的功能。然而,由于“无书”,即没有墨水,砚台似乎被闲置起来,就像笔峰上的一个装饰品。另一方面,“暮云满江东”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象征着生活的起伏和变化。 “漫郎一片襟期杳,子美三生习气同。”这两句诗是对砚台的品质和价值的提升。诗人用典故来赞美砚台,称其具有“漫郎”的豁达和“子美”的品格。这里的“漫郎”可能是指司马漫郎,他是一位富有才情、慷慨豁达的人。而杜甫被誉为“诗史”,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与砚台的品质有相似之处。 “身外有赀惟老砚,竹边无价是清风。”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砚台的重要性。诗人称自己只有对砚台的喜爱和尊重是真实的财富,而竹边无价的清风则是砚台所代表的品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砚台的珍视和敬仰。 “何时共听檐花雨,小醉微吟夜烛红。”最后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砚台的期待和愿景。诗人希望能在某个时刻,与砚台一起聆听檐下的雨声,在微醉中吟诗,让烛光更加明亮。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砚台的深深眷恋和期待再次相聚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砚的形象和功能,表达了诗人对它的深深喜爱和赞赏。诗人赞美砚台的品质和价值,表达了对它的珍视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期待和愿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雁断无书到笔峰,暮云空自满江东。
漫郎一片襟期杳,子美三生习气同。
身外有赀惟老砚,竹边无价是清风。
何时共听檐花雨,小醉微吟夜烛红。

关键词解释

  • 花雨

    引用解释

    1.花季所降的雨。 前蜀 贯休 《春山行》诗:“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 宋 向子諲 《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词:“更冥冥,一帘花雨。” 元 张雨 《次孙大方仙兴诗韵》:“花雨扫尘鸞帚溼,岛云承韈蜃楼昬。”

    2.佛教语。诸天为赞叹佛说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仁王经·序品》:“时无色界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

  • 何时

    读音:hé shí

    繁体字:何時

    英语:when

    意思:(何时,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
      ▶《楚辞•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唐·韩愈《赠别元十

  • 檐花

    读音:yán huā

    繁体字:檐花

    意思:(檐花,檐花)
    靠近屋檐下边开的花。
      ▶唐·李白《赠崔秋浦》诗:“山鸟下听事,檐花落酒中。”
      ▶唐·杜甫《醉时歌》:“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 烛红

    读音:zhú hóng

    繁体字:燭紅

    意思:(烛红,烛红)
    指蜡烛亮光。
      ▶唐·杜甫《酬孟云卿》诗:“乐极伤头白,更深爱烛红。”
      ▶仇兆鰲注:“烛红,烛光也。”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