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淮甸城居寄任刺史》 寥然独搘枕,淮月上山城。

寥然独搘枕,淮月上山城。

意思:空旷地独自搘枕头,淮月上山城。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淮甸城居寄任刺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远离俗世纷扰,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首联“扰扰非吾事,深居断俗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繁忙纷扰生活的厌倦,以及对深居简出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石莎无雨瘦,秋竹共蝉清”,通过对石莎、秋竹和蝉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清瘦、静谧的秋景图。石莎因无雨而显得瘦弱,秋竹和蝉则共同营造出一种清静的氛围。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剑在慵闲拂,诗难忆细评”,通过“剑”和“诗”两个意象,展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剑代表武勇,而诗则代表文雅。作者懒于拂拭宝剑,也难以静心品评诗歌,表现出一种慵懒、闲适的生活态度。 尾联“寥然独搘枕,淮月上山城”,以“寥然”形容环境的寂静,以“独”字表达作者的孤独状态。作者独自倚枕,望着淮月上山城,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观自然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生活状态的呈现,表达了作者对清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观自然的心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扰扰非吾事,深居断俗情。
石莎无雨瘦,秋竹共蝉清。
剑在慵闲拂,诗难忆细评。
寥然独搘枕,淮月上山城。
作者介绍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上山

    读音:shàng shān

    繁体字:上山

    英语:raise

    意思:
     1.登山,到山上。
      ▶三国·魏·曹丕《善哉行》:“上山采薇,薄暮苦飢。”
     
     2.指到山里打游击

  • 寥然

    读音:liáo rán

    繁体字:寥然

    意思:寂静貌。
      ▶宋·林逋《和酬杜从事题壁》:“佳话频移晷,清标几拂襟。寥然长卿壁,题此比兼金。”
      ▶明·何景明《送萧文彧分教临川序》:“监司视学者,至入其室,寥然不闻絃诵

  • 月上

    读音:yuè shàng

    繁体字:月上

    意思:
     1.佛教传说毘摩罗诘之女,母无垢。女生时身上出妙光明胜于月照,因名月上。生未几,即大如八岁之女,容姿端正,求婚者不绝,女告之当自选择。期日,会城内士人,月上女当众升虚空说偈。大

  • 山城

    读音:shān chéng

    繁体字:山城

    英语:mountain city

    意思:
     1.依山而筑的城市。
      ▶北周·庾信《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迴楼。”
      ▶唐·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