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子正生日以黄柑为寿》 正信风流不辱亲,高文还称掌丝纶。

正信风流不辱亲,高文还称掌丝纶。

意思:正信风流不辱父母,文章还称负责丝纶高。

出自作者[宋]胡寅的《子正生日以黄柑为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某位“掌丝纶”的官员,他不仅品格高尚,而且忠诚耿耿,堪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首联“正信风流不辱亲,高文还称掌丝纶。”直接赞美这位官员的品格和才华。他秉持正信,行事风流,不辱亲疏之分,表明他是一个有原则、有道德的人。同时,他的文才出众,能够胜任“掌丝纶”的重任,这丝纶是古代朝廷的重要文书,需要精通文墨的人来处理。 颔联“岂惟补衮须词伯,自是安邦出诤臣。”进一步强调这位官员的重要性。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词臣(即文臣),更是一位能够直言敢谏的诤臣。他能够为朝廷补阙,就像用衮衣来弥补皇帝的不足,同时也能够为国家的安定出谋划策。 颈联“岁晚已回松柏操,时来休爱水云身。”这里用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品质,表达这位官员在岁末寒冬中坚守自己的操守,不随波逐流。而时来运转时,他也不会忘记自己的本色,不会为了名利而改变自己。 尾联“欲为公寿唱优拙,戏遣商山四老人。”诗人想要为这位官员唱一首祝寿的歌曲,但因为自己的才疏学浅而感到拙劣。于是用戏谑的方式请出四位商山的老人来助兴,暗示这位官员的功绩将会如同商山的四位老人一样流芳百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这位官员的高尚品格和才华横溢,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正信风流不辱亲,高文还称掌丝纶。
岂惟补衮须词伯,自是安邦出诤臣。
岁晚已回松柏操,时来休爱水云身。
欲为公寿倡优拙,戏遣商山四老人。

关键词解释

  • 信风

    读音:xìn fēng

    繁体字:信風

    英语:trade wind

    意思:(信风,信风)

     1.随时令变化,定期定向而至的风。
      ▶唐·于鹄《舟中月明夜闻笛》诗:“浦里移舟候信风

  • 高文

    读音:gāo wén

    繁体字:高文

    英语:Gauvain

    意思:
     1.汉高祖·刘邦和汉文帝·刘恒的并称。
      ▶汉·班固《封燕然山铭》:“将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

  • 正信

    读音:zhèng xìn

    繁体字:正信

    意思:
     1.佛教语。笃信正法之心。
      ▶《维摩经•方便品》:“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
      ▶唐·白居易《唐东都奉国寺禅德大师照公塔铭》:“起正信,

  • 风流

    读音:fēng liú

    繁体字:風流

    短语:黄色 桃色 韵 色情 艳

    英语:dissolute

    意思:(风流,风流)

     1.风流动或流逝。
      

  • 不辱

    读音:bù rǔ

    繁体字:不辱

    意思:
     1.不辱没。
      ▶《论语•子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南朝·宋·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

  • 丝纶

    读音:sī lún

    繁体字:絲綸

    意思:(丝纶,丝纶)

     1.《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