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归山与酒徒别》 童心久已尽,岂为艳歌留。

童心久已尽,岂为艳歌留。

意思:儿童心已经完全,难道为艳歌留。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归山与酒徒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野客本无事,此来非有求”表明了诗人的态度,他本来没有特别的事情,这次前来并非为了寻求什么。这可能意味着他对现状感到满足,或者至少他并不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或地位提升。 “烦君徵乐饯,未免忆山愁”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因为朋友用音乐来为他送行,但这也勾起了他对家乡和山的思念,透露出他内心的愁绪。 “红烛侵明月,青娥促白头”两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明月下,红烛燃烧,时间仿佛被拉长,而人的头发和面容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这里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短暂。 “童心久已尽,岂为艳歌留”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的童心已经消逝,不再被艳歌所留。这可能意味着他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和天真,而是更加成熟和理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他并不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或地位提升,但对家乡和山的思念却无法避免。时间流逝和青春短暂的感慨也体现在诗中。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和天真,而是更加成熟和理智的感慨。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客本无事,此来非有求。
烦君徵乐饯,未免忆山愁。
红烛侵明月,青娥促白头。
童心久已尽,岂为艳歌留。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艳歌

    读音:yàn gē

    繁体字:艷歌

    英语:love song

    意思:(艳歌,艳歌)

     1.古乐府《艷歌行》的省称。
      ▶《文选•江淹<望荆山>诗》:“一闻《苦寒》奏,更使《艳歌》

  • 久已

    读音:jiǔ yǐ

    繁体字:久已

    意思:早就。
      ▶清·恽敬《与宋于廷书》:“迨正月垂尽,因雨霁赴江干,旌旆久已东发矣。”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原来姑娘被张金凤一席话,把他久已付之度外的一肚子事由儿,给提

  • 童心

    读音:tóng xīn

    繁体字:童心

    短语:诚心诚意 诚意 红心 丹心 真情 肝胆 心腹 忠心 至诚

    英语:childishness

    意思:
     1.孩子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