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抒情留别并州从事》 浅学常自鄙,谬承贤达知。

浅学常自鄙,谬承贤达知。

意思:学校常常自鄙浅,谬承贤达知道。

出自作者[唐]马戴的《抒情留别并州从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浅学常自鄙,谬承贤达知》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人生、友情、故乡和未来的感慨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浅学常自鄙,谬承贤达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浅薄学识感到自惭形秽,但是又非常感激贤达之人给予的知遇之恩。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对自己无知和浅薄的自知之明,同时也表达了对贤达之人的敬仰之情。 颔联“才希汉主召,玉任楚人疑”,表达了作者在面临机遇时的矛盾心理。作者希望像汉朝的君主那样能够召见自己,给予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但又担心像楚人那样被怀疑和不信任。这一联通过比喻和对比,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不安。 颈联“年长惭漂泊,恩深惜别离”,表达了作者对漂泊岁月的感慨和对恩情的珍视。作者在年岁增长的同时感到惭愧和无奈,因为漂泊无定,无法回报恩情。同时,作者也深感离别之痛,对恩情深重的人感到惋惜和不舍。 尾联“空将感激泪,一自洒临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感慨的无奈和感慨。作者在离别之际,无法掩饰内心的感激和感慨,只能用泪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更加深入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作者对自己、友情、故乡和未来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贤达之人的敬仰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浅学常自鄙,谬承贤达知。
才希汉主召,玉任楚人疑。
年长惭漂泊,恩深惜别离。
秋光独鸟过,暝色一蝉悲。
鹤发生何速,龙门上苦迟。
雕虫羞朗鉴,干禄贵明时。
故国诚难返,青云致未期。
空将感激泪,一自洒临岐。
作者介绍 汪精卫简介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一说江苏省东海县或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关键词解释

  • 贤达

    读音:xián dá

    繁体字:賢達

    英语:prominent personage; worthy

    意思:(贤达,贤达)

     1.贤明通达。
      ▶汉·王充《论衡•效力》:“文儒非必

  • 浅学

    读音:qiǎn xué

    繁体字:淺學

    英语:having superficial knowledge; of little learning; ill-educated

    意思:(浅学,浅学)

  • 鄙谬

    读音:bǐ miù

    繁体字:鄙謬

    意思:(鄙谬,鄙谬)
    鄙陋谬误。多用作谦辞。
      ▶明·文徵明《王氏敕命碑阴记》:“其言若曰:‘臣献臣鄙谬弗率,荷蒙先皇帝拔擢,参列谏列。’”明·张居正《送大曹长旸谷南先生赴留都考功序

  • 达知

    引用解释

    通达之智。

    反映情况使知道。《元典章·刑部十五·称冤赴台陈告》:“官人每的寃抑便达知上位,百姓每寃抑上位根底不能达知。”《水浒传》第八一回:“哥哥可再选两个乖觉的人,多将金宝前去京师,探听消息。就行钻刺关节,把衷情达知今上,令 高太尉 藏匿不得。” 明 冯梦龙 《永团圆·设谋擒贼》:“咱奉本卫大堂之命,有一机密事特来达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