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 里巷半空兵过后,水云初冷雁来时。

里巷半空兵过后,水云初冷雁来时。

意思:小巷里半空中战争过后,水是最初冷雁来时。

出自作者[唐]崔涂的《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离别时的情感和感受。 首句“又指烟波算路岐,此生多是厌羁离”,直接点明主题:离别和厌倦漂泊。诗人用烟波代表了路岐,暗示了他对旅途的厌倦和对未来的迷茫。而“此生多是”则表达了他对这种羁旅生活的深深厌倦和无奈。 “正逢摇落仍须别”和“不待登临已合悲”,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必然性和提前到来的悲伤。前者暗示了他们即将到来的离别,而后者则直接表达了悲伤的情感。 “里巷半空兵过后,水云初冷雁来时”,这两句描绘了离别的背景:战乱后的城市,初秋的景象,以及大雁南飞的冷清。这些描绘为离别的情感增添了更多的深度和真实感。 最后两句,“扁舟未得如君去,空向沧江梦所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无法相见的遗憾。他希望自己能像朋友一样离开,但却无法做到,只能独自在沧江畔思念朋友。这种深深的思念和遗憾,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和感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情感和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无法相见的遗憾,是一首非常动人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又指烟波算路岐,此生多是厌羁离。
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
里巷半空兵过后,水云初冷雁来时。
扁舟未得如君去,空向沧江梦所思。
作者介绍
崔涂[唐](约公元887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朝江南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关键词解释

  • 水云

    引用解释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

  • 雁来

    读音:yàn lái

    繁体字:雁來

    意思:(雁来,雁来)
    亦作“鴈来”。
     即雁来红。
      ▶清·黄宗羲《小园记》:“至于丽春、款冬、丈红、段锦、鴈来、燕麦……丛生砌下,递换疄间。”参见“雁来红”。

  • 里巷

    读音:lǐ xiàng

    繁体字:裏巷

    英语:lanes and alleys

    意思:
     1.犹街巷。
      ▶《墨子•号令》:“吏卒民无符节而擅入里巷,官府吏三老守闾者失苛止,皆断。”

  • 半空

    读音:bàn kōng

    繁体字:半空

    英语:in midair; in the air

    意思:
     1.半数已空。
      ▶《新唐书•宦者传上•仇士良》:“士良因纵兵捕,无轻重,悉毙两军,公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