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已亥杂诗 248》 小语精微沥耳圆,况聆珠玉泻如泉。

小语精微沥耳圆,况聆珠玉泻如泉。

意思:小对精微残耳圆,何况聆珠玉泻如泉水。

出自作者[清]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248》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小语精微沥耳圆,况聆珠玉泻如泉。一番心上温 过,明镜明朝定少年。》,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赞美某种声音的美妙,以及它给人心带来的温暖和抚慰。 首句“小语精微沥耳圆”描绘了一种细致、微妙的声音,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它在耳边回旋。这可能是在描述某种乐器或声音的独特之处,给人以精致、细腻的感觉。 “况聆珠玉泻如泉”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声音的清澈、流畅,如同珍珠和玉石般珍贵,如泉水般自然流淌。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声音的极度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其高贵和优雅。 “一番心上温 过”描绘了这种声音带来的情感体验。它像一股暖流穿过心灵,给人以安慰和抚慰。这可能是在表达这种声音具有治愈的力量,能够抚平心灵的创伤。 “明镜明朝定少年”一句,则以明镜为喻,表达了这种声音让人感到年轻、充满活力的效果。仿佛在听过这种声音之后,心灵得到了净化,如同明镜般清晰,让人重新焕发青春活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美妙的声音,赞美了其高贵、优雅、治愈和充满活力的特质。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声音的极度喜爱和赞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小语精微沥耳圆,况聆珠玉泻如泉。
一番心上温 过,明镜明朝定少年。
作者介绍 朱淑真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关键词解释

  • 小语

    读音:xiǎo yǔ

    繁体字:小語

    意思:(小语,小语)

     1.细碎之说。指杂录、笔记体文字。
      ▶《文选•江淹<拟李陵从军>诗》“袖中有短书”李善注引汉·桓谭《新论》:“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

  • 珠玉

    解释

    珠玉 zhūyù

    (1) [pearls and jades;jewelry;gems]∶珠和玉;泛指珠宝

    (2) [witty remark;beautifully written verses or articles]∶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

  • 精微

    读音:jīng wēi

    繁体字:精微

    英语:refined nutritious substances

    意思:
     1.精深微妙。
      ▶《礼记•经解》:“絜静精微,《易》教也。”

  • 沥耳

    读音:lì ěr

    繁体字:瀝耳

    意思:(沥耳,沥耳)
    犹洗耳。
      ▶《南史•齐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苍生方涂炭矣,政当沥耳听之。”参见“洗耳”。

    解释:1.犹洗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