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洛下送牛相公出镇淮南》 何须身自得,将相是门生。

何须身自得,将相是门生。

意思:何须亲自到,将这些学生。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洛下送牛相公出镇淮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参加科举考试成功后,对当时情景的回忆和感慨。诗中描绘了从京城到广陵的旅程,以及沿途风光和所见所感。 首联“北阙至东京,风光十六程”,描述了从京城到广陵的路程和风光,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喜悦和兴奋。其中,“北阙至东京”暗示了作者从朝廷到地方的距离,也暗示了作者的成功和地位的提升;“风光十六程”则表达了旅途的漫长和沿途风光的美丽。 颔联“坐移丞相阁,春入广陵城”,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和行程。其中,“坐移丞相阁”暗示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停留和等待,也表达了作者对丞相阁的敬意和感激;“春入广陵城”则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广陵城的美丽。 颈联“红旆拥双节,白须无一茎”,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形象和身份。其中,“红旆”和“双节”暗示了作者的官职和地位;“白须”则表达了作者的年龄和经历。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自豪和自信。 尾联“万人开路看,百吏立班迎。阃外君弥重,樽前我亦荣。何须身自得,将相是门生”,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荣耀和自信,同时也表达了对牛相公的敬意和感激。其中,“万人开路看”和“百吏立班迎”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荣耀和尊重;“何须身自得”则表达了作者的谦虚和感恩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成功和自信,同时也表达了对牛相公的敬意和感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阙至东京,风光十六程。
坐移丞相阁,春入广陵城。
红旆拥双节,白须无一茎。
万人开路看,百吏立班迎。
阃外君弥重,樽前我亦荣。
何须身自得,将相是门生。
[元和初,牛相公应制策登第三等,予为翰林考核官。
]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门生

    解释

    门生 ménshēng

    [pupil;disciple] 汉人称亲受业者为弟子,相传受业者为门生。后世门生与弟子无别,甚至依附名势者,也自称门生

    引用解释

    1. 东汉 时指再传弟子。《后汉书

  • 将相

    读音:jiàng xiàng

    繁体字:將相

    英语:generals and ministers of state

    意思:(将相,将相)
    将帅和丞相。亦泛指文武大臣。
      ▶《墨子•法仪》:

  • 何须

    读音:hé xū

    繁体字:何須

    英语:what is the need

    意思:(何须,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唐·封演《封氏

  • 身自

    读音:shēn zì

    繁体字:身自

    意思:犹亲自。
      ▶《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乃身自为使,使于胶西,面结之。”
      ▶《后汉书•独行传•范式》:“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
      ▶《宋书•鲁

  • 相是

    读音:xiāng shì

    繁体字:相是

    意思:互以对方为是。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接识》:“言语之人,以辨析为度,故能识捷给之惠,而不知含章之美,是以互相非駮,莫肯相是。”
      ▶刘炳注:“人皆自以为是,谁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