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牛津公园感秋》 乡愁触拨干何事,忽向风前皱一潭。

乡愁触拨干何事,忽向风前皱一潭。

意思:浓浓的乡愁触拨干什么事,忽然对着风前皱一潭。

出自作者[当代]钱钟书的《牛津公园感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秋景,通过绿水、疏林、静涵、秀野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江南般的优美意境。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的乡愁之情。 首句“绿水疏林影静涵”,通过绿水和疏林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色,静涵二字更是将这种静谧的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 次句“秋容秀野似江南”,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原野,容貌秀丽,宛如江南的景色。诗人通过比喻,将这种美景与江南相提并论,更加突出了景色的优美。 第三句“乡愁触拨干何事”,笔锋一转,诗人忽然抒发出自己的乡愁之情。触拨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多彩。 结句“忽向风前皱一潭”,诗人借助风前皱潭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自己乡愁的沉重心情。这种将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的写法,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绿水疏林影静涵,秋容秀野似江南。
乡愁触拨干何事,忽向风前皱一潭。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关键词解释

  • 向风

    读音:xiàng fēng

    繁体字:曏風

    英语:windward

    意思:(向风,向风)

     1.临风;迎风。
      ▶《楚辞•远游》:“谁可与玩斯遗芳兮,晨向风而舒情。”
     

  • 乡愁

    读音:xiāng chóu

    繁体字:鄉愁

    英语:nostalgia

    意思:(乡愁,乡愁)
    思乡的愁闷。
      ▶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

  • 何事

    读音:hé shì

    繁体字:何事

    英语:what

    意思: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齐·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方干《经周处士故居

  • 触拨

    读音:chù bō

    繁体字:觸撥

    意思:(触拨,触拨)

     1.顶触,碰撞。
      ▶唐·韩偓《闲居》诗:“麋鹿跳梁忧触拨,鹰鹯搏击恐粗疏。”
      ▶宋·张耒《南征赋》:“岂舟人之肃洽兮,艇触拨而欲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