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和游光睦院》 客棹晚维岸,僧房犹掩关。

客棹晚维岸,僧房犹掩关。

意思:客棹晚维岸,僧房还掩关。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又和游光睦院》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寺门山的美景,以及作者在此处的感受。 首句“寺门山水际”便直接点明了寺门山及其地理位置,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山水的全景图。接着的“清浅照孱颜”描绘了山脚下清澈的溪流映照着山体的景象,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客棹晚维岸,僧房犹掩关”这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船只停泊在岸边,游客和僧人各自在房中活动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日华穿竹静,云影过阶闲”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门山的静谧和幽深。日光透过竹林,显得格外宁静,云影掠过石阶,显得格外闲适。 最后两句“箕踞一长啸,忘怀物我间”是作者情感的升华。他以一种类似箕踞的姿势(一种倨傲不恭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和洒脱,忘却了世间的物我和是非,沉浸在山水的乐趣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寺门山的美景,以及作者在此处的感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十分丰富,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寺门山水际,清浅照孱颜。
客棹晚维岸,僧房犹掩关。
日华穿竹静,云影过阶闲。
箕踞一长啸,忘怀物我间。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掩关

    读音:yǎn guān

    繁体字:掩關

    意思:(掩关,掩关)

     1.关闭;关门。
      ▶唐·吴少徵《怨歌行》:“长信重门昼掩关,清房晓帐幽且闲。”
      ▶明·刘基《辛卯仲冬雨中作》诗之一:“青灯无光掩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