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中新晴》 安能举手恣扶摇,欲共高鸿拂霄汉。

安能举手恣扶摇,欲共高鸿拂霄汉。

意思:怎么能举起手尽情扶摇,想一起高鸿拂云汉。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山中新晴》

全文赏析

这首诗《山中新晴晓烟暖,散带颓冠漱岩畔》是一首描绘山中新晴美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清新的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句“山中新晴晓烟暖,散带颓冠漱岩畔”描绘了山中清晨的景象,新晴后烟雾缭绕的山中显得格外温暖,诗人解下旧带颓废的帽子在岩畔漱洗。这两句诗以“散带颓冠”的形象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山中的闲适生活的喜爱和自在。 “海盐未去猿鹤喜,柴桑初归松菊乱”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后的欣喜和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前句表达了离开城市回归山林的猿鹤等动物喜悦的心情,后句则表达了归隐后山林中的松菊之乱,暗示了诗人对这种清新的自然环境的喜爱。 “林间余雨时一滴,岭上飞云忽双断”两句诗描绘了山中雨后的景象,林间还残留着一滴雨水的痕迹,岭上飞云突然断绝。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雨后的静谧和动态,表现出诗人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最后两句“安能举手恣扶摇,欲共高鸿拂霄汉”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渴望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渴望能够举起手来追求自己的梦想,与高飞的鸿雁一起拂过霄汉。这两句诗充满了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豪情和洒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新晴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中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中新晴晓烟暖,散带颓冠漱岩畔。
海盐未去猿鹤喜,柴桑初归松菊乱。
林间余雨时一滴,岭上飞云忽双断。
安能举手恣扶摇,欲共高鸿拂霄汉。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安能

    读音:ān néng

    繁体字:安能

    英语:how

    近义词: 若何、何以、什么、如何

    详细释义:岂能、怎能。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安能舍其所乐,

  • 霄汉

    读音:xiāo hàn

    繁体字:霄漢

    英语:sky

    意思:(霄汉,霄汉)

     1.天河。亦借指天空。
      ▶《后汉书•仲长统传》:“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则可以陵霄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