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午和鞏教授韵》 铙鼓喧渔步,杯盘列象床。

铙鼓喧渔步,杯盘列象床。

意思:铙鼓喧渔步,杯盘列象床。

出自作者[宋]姜特立的《重午和鞏教授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习俗的诗,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古代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首句“屈子沈渊日,年年旧俗忙”中,“屈子沈渊”指的是屈原沉江之日,也是端午节的重要历史背景。而“年年旧俗忙”则形象地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和忙碌,人们忙着准备各种庆祝活动。 “佳人夸彩缕,稚子竞新裳”则进一步描绘了端午节的节日气氛。佳人夸耀彩色的丝线编织的饰品,稚子则争相穿着新衣裳,展现出童年的活泼和欢乐。 “铙鼓喧渔步,杯盘列象床”描绘了端午节人们庆祝时的场景,渔夫们打着鼓,人们围在桌边举杯庆祝,象床则用来摆放食物。 最后,“山翁独无事,燕坐只焚香”中的“山翁”可能是指村野的老翁,他无事可做,只是安坐焚香,静静欣赏节日的热闹,这也表达了对古代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端午节的习俗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节日的热闹和欢乐。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使得整首诗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屈子沈渊日,年年旧俗忙。
佳人夸彩缕,稚子竞新裳。
铙鼓喧渔步,杯盘列象床。
山翁独无事,燕坐只焚香。

关键词解释

  • 铙鼓

    读音:náo gǔ

    繁体字:鐃鼓

    意思:(铙鼓,铙鼓)

     1.乐器中鼓的一种。
      ▶唐时大驾出行,卤簿鼓吹,有前后两部,皆有铙鼓十二。又凯旋入京都,行献俘仪,奏凯乐所有铙吹二部乐中。亦有铙鼓。见《新唐书•仪

  • 象床

    读音:xiàng chuáng

    繁体字:象床

    意思:象牙装饰的床。
      ▶《战国策•齐策三》:“孟尝君出行国,至楚,献象床。”
      ▶鲍彪注:“象齿为床。”
      ▶南朝·宋·鲍照《代白纻舞歌辞》之二:“象床瑶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