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意思:第二个隐高树,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
出自作者[唐]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
全文创作背景
**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的创作背景是:作者陈子昂在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春,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席间,作者被友人的真情所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离别之作**^[1][2]^。
《春夜别友人》一共有两首,大约写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春。这时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1][2]^。全诗隐晦曲折而又委婉含蓄,余味曲包,颇有特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