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寒》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意思: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从不间断,料峭的春寒,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春寒》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通过对海棠在风雨中独立而不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首句“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描绘了二月时分,巴陵(即岳阳)天天刮风,虽然春寒料峭,但诗人仍然担心园中的景象。这里的风雨初起,春寒料峭,为海棠的独立埋下了伏笔。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海棠独立在细雨中,不怕风雨的侵袭,它的红色花瓣就像胭脂一样鲜艳,不屈服于任何环境。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海棠以人的情感,使得海棠有了生命和灵魂。海棠的坚韧不屈,独立不屈服的精神被生动地表现出来。 整首诗通过描绘海棠在风雨中独立而不屈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象的热爱和欣赏。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巴陵

    读音:bā líng

    繁体字:巴陵

    英语:Baling

    意思:
     1.旧县名。
      ▶晋·太康元年置,治所在今湖南·岳阳。1913年改名岳阳县。
     
     2.郡名。

  • 园公

    读音:yuán gōng

    繁体字:園公

    意思:(园公,园公)

     1.即东园公。
      ▶商山四皓之一。
      ▶《汉书•王吉贡禹传序》:“汉兴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
      ▶颜师古注:

  • 春寒

    读音:chūn hán

    繁体字:春寒

    造句: >查看更多春寒造句

  • 二月

    读音:èr yuè

    繁体字:二月

    造句:

  • 日日

    读音:rì rì

    繁体字:日日

    意思:每天。
      ▶《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花边文学•偶感》:“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