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归高屋山逾碧,船到平滩月已生。
意思:人把高屋山一片,船到平滩月已经产生。
出自作者[宋]李弥逊的《陪五马诸公游西山泛舟待月而归偶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新晴后,人们欢快出行,欣赏风景的诗。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将鸟鸣、太阳、蝴蝶、山峦、月亮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首句“鸟乌声乐报新晴,起觅邻翁作队行”描绘了新晴后的早晨,鸟儿欢快地歌唱,唤醒了人们。诗人也因此起身,寻找邻居的老人一同出行。这句诗以鸟鸣开始,为全诗定下了欢快活泼的基调。
“爱日葵心倾烂漫,寻春蝶梦去纵横”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人们的心情。他们像葵花向着太阳一样热情奔放,去追寻春天的脚步。蝴蝶也仿佛被这种气氛感染,翩翩飞舞,仿佛是在梦中追寻春天的踪迹。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将人们寻春的热情和春天的活力和生机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归高屋山逾碧,船到平滩月已生”两句描绘了人们归家和乘船的情景。人们归来,高高的山峰在夕阳下显得更加碧绿。而船只在平缓的河滩上停靠时,月亮已经升起。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活动,展现了新晴后春日的宁静和祥和。
最后,“客里不谙风景好,欲将此夕并登瀛”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感叹在旅途中未能欣赏到家乡的美好风景,但此刻他希望能将这个夜晚和登上瀛台的美景一起珍藏。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也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展现了新晴后春日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