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
意思:从地方虽然不同轨迹,明月心两个知道。
出自作者[唐]韦应物的《沣上对月,寄孔谏议》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思怀在云阙”,直接点明作者思绪的源头在于云阙,这可能代表着一种崇高的理想或者追求。云阙,通常指神仙居所,暗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意象。这句诗透露出作者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表达出一种追求高远、志向宏大的精神面貌。
“泊素守中林”一句,描绘了作者当前的状态:他静静地停留在中林,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泊,在此处有停留、驻足之意;素,表示纯洁、朴素;中林,则暗示着作者当前所处的环境,可能是个幽静的树林,也可能是作者内心的世界。这句诗描绘出一种坚定、执着的精神风貌。
“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是全诗的精髓所在。这两句诗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无论处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坚守是不会改变的,而这种坚守只有真正的知己才能理解。出处,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人生道路的选择;迹,即足迹,可以引申为人生经历;明月,则象征着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这句诗以明月为喻,表达了作者对高尚精神的坚守,以及对知音的渴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不同环境下的坚守和追求,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它鼓励人们在面对人生种种变故时,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同时也要有知音相伴,共同追求更高尚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