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张吉老赴浙宪》 吴越东南富百城,路人应羡绣衣荣。

吴越东南富百城,路人应羡绣衣荣。

意思:吴越东南富百城,路上的人应该羡慕绣衣荣。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送张吉老赴浙宪》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吴越东南富百城》是一首对吴越富庶之地的赞美诗,表达了对当地繁荣景象的羡慕和对当地官员治下太平的赞扬。 首句“吴越东南富百城”,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吴越地区的富庶,形容当地如同拥有百座城市一般富裕。这样的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对当地繁荣景象的羡慕,也表达了对当地官员治理有方的赞扬。 “路人应羡绣衣荣”一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当地官员的敬仰之情,描述了当地的百姓对官员的羡慕之情,以及官员在百姓心中的荣耀地位。 “昔时结客曾游处,今见焚香夹道迎”两句,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游历过吴越之地,如今看到当地的官员夹道欢迎,不禁感慨万分。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也表现了当地官员治下的太平景象。 “治世用刑期止杀,仁心听狱务求生”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当地官员治理方式的赞赏。他认为,治理国家应该用法律来制止杀戮,审理案件应该仁慈、审慎,尽量让罪犯能够生存下来。这样的治理方式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也是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最后“时丰讼息多余暇,无惜新篇屡寄声”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当地官员处理案件公正、平和的赞赏,同时也希望当地官员能够多写一些新的诗篇,寄给诗人欣赏。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当地官员的敬仰之情,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文人雅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吴越富庶之地的赞美,表达了对当地官员治理有方的赞扬,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对人道主义精神的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吴越东南富百城,路人应羡绣衣荣。
昔时结客曾游处,今见焚香夹道迎。
治世用刑期止杀,仁心听狱务求生。
时丰讼息多余暇,无惜新篇屡寄声。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百城

    读音:bǎi chéng

    繁体字:百城

    意思:
     1.指各个城邑。
      ▶三国·魏·曹植《又赠丁仪王粲》诗:“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
      ▶晋·陆云《答张士然》诗:“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
      

  • 绣衣

    读音:xiù yī

    繁体字:綉衣

    意思:(绣衣,绣衣)

     1.彩绣的丝绸衣服。古代贵者所服。今多指饰以刺绣的丝质服装。
      ▶《左传•闵公二年》:“﹝卫懿公﹞与夫人绣衣,曰:‘听于二子!’”
      ▶《

  • 吴越

    读音:wú yuè

    繁体字:吳越

    英语:Wu and Yue

    意思:(吴越,吴越)

     1.春秋·吴国与越国的并称。
      ▶《国语•吴语》:“不修方城之内,踰诸夏而图东国,三岁于沮

  • 东南

    读音:dōng nán

    繁体字:東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southeast

    意思:(东南,东南)

     1.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