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有宰群霾伏,太极无边万象陈。
意思:元阳有宰群阴伏,太极无边万象陈。
出自作者[宋]刘黻的《赋求仁斋和赵使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赏析一首表达对儒家经典《论语》中“仁”的领悟和践行的诗篇。它通过描绘“敛在黄堂三寸地,散为横浦十分春”的生动景象,以及“元阳有宰群霾伏,太极无边万象陈”的深刻哲理,展示了诗人对“仁”的理解和体验。
首先,“一编论语半言仁”揭示了诗人对《论语》的研读和对“仁”的领悟。这里的“半言仁”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仁”的理解并非简单的字面解释,而是深入到其内在精神和实质。
“克复工夫理趣真”中的“克复”可能指的是一种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而“理趣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过程的理解和体验,即真正的“仁”的实践是需要不断努力和自我反省的。
“敛在黄堂三寸地,散为横浦十分春”描绘了“仁”的敛散之理。诗人将“仁”比作敛藏在黄堂三寸之地的小种子,它孕育着无尽的生命力和潜力,一旦释放出来,便能化作横浦的十分春色,即给世界带来十分美好的春天。这里,“敛”和“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表达了“仁”的内在潜力和外在影响。
“元阳有宰群霾伏,太极无边万象陈”进一步表达了“仁”的伟大力量和深远影响。诗人将“元阳”比作宰割一切黑暗的太阳,将“太极”比作无边无际、包含万物的天地,以此描绘“仁”能够驱散一切黑暗,让万物得以展现。
最后,“生意源源如谷种,即为天地本来身”则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仁”如谷种般的生命力和潜力,它是天地万物的本来之身,也是宇宙生命的源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仁”的理解和体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儒家经典的深入理解和领悟,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道德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