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意思:高枝百舌头还欺骗鸟,带叶梨花单独送春。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暖云如粉草如茵,独步长堤不见人》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春日独自漫步时的愉悦心情。 首联“暖云如粉草如茵,独步长堤不见人”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暖云如粉,暗示了春天的温暖和煦;草如茵,则生动地描绘了草地柔软、绿油油的景象。漫步在长堤上,诗人却不见人影,这种寂静的氛围为后文的描绘提供了背景。 颔联“一岭桃花红锦黦,半溪山水碧罗新”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一岭桃花红锦黦,桃花盛开,红白相间,如同锦绣一般;半溪山水碧罗新,则是对溪流两岸山水的新绿的描绘,碧绿的色彩如同罗新的丝织品。这两句诗色彩斑斓,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颈联“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高枝百舌犹欺鸟,描述了春日鸣鸟的高声啼鸣,似乎在欺压其他的小鸟;带叶梨花独送春,则描绘了带着嫩叶的梨花独自送走了春天。这两句诗中,诗人通过对比和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在春日独自漫步时的孤独和寂寞。 尾联“仲蔚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以仲蔚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苦吟林下拂诗尘,暗示了诗人对诗歌的执着追求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在春日独自漫步时的愉悦心情和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暖云如粉草如茵,独步长堤不见人。
一岭桃花红锦黦,半溪山水碧罗新。
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仲蔚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梨花

    读音:lí huā

    繁体字:梨花

    意思:
     1.梨树的花,一般为纯白色。
      ▶南朝·梁·萧子显《燕歌行》:“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

  • 高枝

    读音:gāo zhī

    繁体字:高枝

    意思:
     1.高树枝。
      ▶三国·魏·曹植《公宴》诗:“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晋·陶潜《饮酒》诗之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 百舌

    读音:bǎi shé

    繁体字:百舌

    英语:Chinese blackbird

    意思:鸟名。善鸣,其声多变化。
      ▶《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
      ▶高诱注:“百舌,

  • 送春

    引用解释

    1.送别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归》诗:“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樱桃》诗之二:“岭外麦英雪是肤,送春新脱紫霞襦。”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2.旧时立春日的一种风俗。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立春日,官吏各执彩仗……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