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颂古》 若知天地本同根,终不应来更问人。

若知天地本同根,终不应来更问人。

意思:如果知道天地本是同根,始终不应再问人来。

出自作者[宋]释道颜的《颂古》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哲理的诗,它以禅意深远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理解。 首句“若知天地本同根,终不应来更问人”,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这里,“天地”可以被理解为宇宙,而“根”则象征着万物之间的联系和根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知道宇宙和万物都是同根生的,那么就不应该再来询问人或其他事物的问题。这表达了作者对宇宙观的深刻理解,即万物皆有联系,相互依存,没有绝对的孤立存在。 第二句“却得南泉亲指似”,引用了一个典故,即南泉普愿教导弟子的事迹。南泉普愿是禅宗大师,他以教导有方著称。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通过南泉普愿的教导得到了启示。这个教导可能指的是某种人生或宇宙的真理,或者是南泉普愿对某个问题的解答。 第三句“等闲花发梦中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理解。这里,“花发梦中”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象征,即人生就像一场梦,而“春”则象征着生命的繁荣和美好。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通过南泉普愿的教导,领悟到了人生和宇宙的美好和意义,就像在梦中突然发现了春天的美丽一样。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理解,即万物皆有联系,相互依存,人生和宇宙的美好和意义需要自己去发现和理解。这种理解不仅是对禅宗哲理的深刻表达,也是对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若知天地本同根,终不应来更问人。
却得南泉亲指似,等闲花发梦中春。

关键词解释

  • 同根

    读音:tóng gēn

    繁体字:衕根

    英语:history and culture

    意思:三国·魏·曹丕欲加害其弟曹植,尝限植七步中成诗。
      ▶植遂作《七步》诗以讽,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天地

    读音:tiān dì

    繁体字:天地

    短语:世界 圈子 领域 小圈子 园地

    英语:(n) heaven and earth; world

    意思:
     1.天和地。指自

  • 不应

    读音:bù yīng

    繁体字:不應

    意思:(不应,不应)
    I

     1.不应该。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古今小说•李公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