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史上·孔子》 绝粮之愠鲜知德,浮海之喜无取材。

绝粮之愠鲜知德,浮海之喜无取材。

意思:绝粮的生气很少知道德,航海的喜悦没有用材料。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咏史上·孔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道德和学问的。它通过对比不同的行为和态度,表达了对道德修养和学问追求的深刻理解。 首句“绝粮之愠鲜知德”,表达了对于那些因为面临生活困境而失去对道德的追求的人的失望。这里的“绝粮”象征着生活的艰难,“愠”表示不满和愤怒,“鲜知德”则暗示了这种人在困境中失去了对道德的认知和坚守。 第二句“浮海之喜无取材”则是对那些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的人的批评。他们因为对财富和地位的追求而忽视了真正的学问和道德修养,这种“浮海之喜”是毫无意义的。 接下来的两句“子思孟轲缘底事,列之舜禹与颜回”是对两位古代思想家的引用,他们分别是子思和孟子,他们代表了儒家思想的重要人物。这里,“缘底事”表示原因,“列之”表示列举,而“舜禹与颜回”则代表了古代的道德典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认为,无论是子思还是孟子,他们的学问和道德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效仿的,而不是那些追求物质享受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和学问的深刻理解,对那些忽视精神追求,追求物质享受的人的批评,以及对古代思想家和道德典范的敬仰。这首诗提醒我们要坚守道德,追求学问,而不是被物质生活所迷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绝粮之愠鲜知德,浮海之喜无取材。
子思孟轲缘底事,列之舜禹与颜回。

关键词解释

  • 知德

    读音:zhī dé

    繁体字:知德

    意思:I

     1.懂得道德。
       ▶《论语•卫灵公》:“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国语•周语下》:“其君在会,步言视听,必皆无谪,则可以知德矣。”

  • 取材

    读音:qǔ cái

    繁体字:取材

    英语:draw materials

    意思:
     1.选取材料。
      ▶《左传•隐公五年》:“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
      ▶

  • 绝粮

    读音:jué liáng

    繁体字:絕糧

    意思:(绝粮,绝粮)
    断绝粮食。
      ▶《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汉·严忌《哀时命》:“倚踌躇以淹留兮,日饥馑而绝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