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明州观大阅》 不见拔山昔项羽,何必燕赵士始奇。

不见拔山昔项羽,何必燕赵士始奇。

意思:不见拔山从前项羽,何必燕赵人士始奇。

出自作者[宋]刘过的《明州观大阅》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书生笔下的书生意气,对武将的勇猛进行了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段描绘了书生在灯下苦思,感叹何时才能拿起刀剑上战场。接着,他突然听到金鼓震天,惊觉自己应该效命疆场,展现出他的勇气和决心。 第二段描述了朝廷重视武备,各地郡县都积极准备军威。万家百姓遮道观看,书生也随人群跟在后面。这种描绘展示了战争的规模和民众的热情,同时也揭示了书生的内心矛盾:他既为战争的壮丽景象感到激动,又为战争的残酷和牺牲感到忧虑。 第三段描绘了武将的队伍整齐有序,虎豹般的勇士在旌旗之下展现出勇猛的气势。这里用“人言吴儿尽脆弱”来反讽那些轻视武将的人,同时也表达了书生对武将的敬仰和信任。 最后一段描绘了战争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书生对战争的期待和恐惧交织在一起。他想象着战斗的激烈场面,感叹战争的残酷,同时也对和平充满渴望。诗的结尾表达了书生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以书生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壮丽和残酷,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深深忧虑。诗中的情感真挚动人,语言质朴自然,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书生灯窗困毛锥,说著刀剑何时持。
忽闻殷殷金鼓震,惊起块坐筋骸衰。
国朝右武重秋狝,列郡敢不张其威。
万家骈首遮道看,我亦役逐人后随。
武夫橐鞬陈整整,虎豹拏攫旌旗麾。
人言吴儿尽脆弱,身发文断勇未知。
不见拔山昔项羽,何必燕赵士始奇。
军容灿灿生光辉,悲风惨淡杀气怒,对此忽作边头思。
熊罴不哗晓争出,万骑驰突寒打围。
纷纷血毛腥原野,箭竹正堕惊鸿飞。
将军仰笑兵军贺,金帛填委深沟池。
十年文穷坐百拙,感慨一赋从军诗。
作者介绍 梁启超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

关键词解释

  • 项羽

    解释

    项羽 Xiàng Yǔ

    [Xiang Yu] (前 232—前202) 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名籍,字羽,楚国贵族出身。秦二世元年(前 209 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战死后他杀宋义,率军渡河救赵,巨鹿一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秦亡

  • 燕赵

    读音:yān zhào

    繁体字:燕趙

    意思:(燕赵,燕赵)

     1.指战国时燕·赵二国。亦泛指其所在地区,即今河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部一带。
      ▶《史记•春申君列传》:“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燕·赵无齐·

  • 何必

    读音:hé bì

    繁体字:何必

    短语:何苦

    英语:there is no need

    意思:
     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年钧择贤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拔山

    读音:bá shān

    繁体字:拔山

    意思:
     1.比喻力大。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威先天而盖世,力盪海而拔山。”
      ▶唐·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