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看注雨如车轴,便觉流泉满稻田。
意思:忽然看雨降到车轴,就觉得泉水满稻田。
出自作者[宋]虞俦的《十七日乘马过草堂已而骤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此邦旱暚已连年,民亦何磋欲吁天》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和应对旱灾的诗。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首联“此邦旱暚已连年,民亦何磋欲吁天”,诗人通过描述一个连年的旱灾的乡村场景,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切。这里,“何磋”一词表达了人民对旱灾的无奈和痛苦,而“吁天”则表达了他们对天降甘霖的期盼。
颔联“鸠拙林间时自唤,龙慵潭底敢安眠”,诗人通过描述鸟儿的困境和龙潭的沉寂,进一步描绘了旱灾的严重性。这里,“鸠拙”和“龙慵”都是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旱灾对生物的影响。
颈联“忽看注雨如车轴,便觉流泉满稻田”,诗人描绘了雨过天晴的场景,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喜悦和对丰收的期待。“如车轴”的注雨形象,既表现了雨势之大,也表现了人民的欢欣之情。
尾联“我亦驾言随霹雳,一瓢倾倒马鞍前”,诗人表示自己也希望能为抗旱救灾出一份力,与人民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这里,“随霹雳”和“一瓢倾倒”都是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它不仅描绘了乡村的困境,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怀和希望。这种深情厚意,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