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河沙寺西崖》 浩歌横笛互相答,底处更欲求潇湘。

浩歌横笛互相答,底处更欲求潇湘。

意思:高歌横笛互相回答,底处更想寻找潇湘。

出自作者[宋]姚勉的《题河沙寺西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河沙古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河沙古寺临江干,山如蜿蜒翠龙蟠”,通过比喻和描绘,生动地表现了河沙古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颔联“入门双石踞虎豹,排云万竹森琅玕”,进一步描述了古寺的入口和周围的竹林,给人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 颈联和尾联则是对古寺内景色的赞美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这里是一个适合建造亭子的好地方,他希望能够在这里建造一个亭子,享受风月、云雾、竹阴等美景。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荷山的喜爱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每年到这里来钓鱼、赏景。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此外,这首诗的用词精准、意象丰富,通过对山、水、石、竹、云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美丽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河沙古寺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河沙古寺临江干,山如蜿蜒翠龙蟠。
入门双石踞虎豹,排云万竹森琅玕。
山中有景开屏面,路入西崖羊角转。
一湖横陈白于银,一溪西来净如练。
僧言此处好结亭,孔方绝交呼不应。
竹阴深中即亭子,风月为户云为棂。
寄赀录事今岂少,不日诛茅坐林杪。
饭余曳杖一登临,看尽青天没飞鸟。
晚天落日浮湖光,渔舟相连鸿雁行。
浩歌横笛互相答,底处更欲求潇湘。
荷山对面不盈咫,门前吾家锦江水。
何时亭子高崔嵬,年年钓蓑为此来。

关键词解释

  • 浩歌

    读音:hào gē

    繁体字:浩歌

    意思: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唐·杜甫《玉华宫》诗:“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 底处

    读音:dǐ chǔ

    繁体字:底處

    英语:what place; where

    意思:(底处,底处)
    何处。
      ▶宋·杨万里《山云》诗:“春从底处领云来,日日山头絮作堆。”
      ▶金

  • 横笛

    读音:héng dí

    繁体字:橫笛

    短语:

    英语:flute

    意思:(横笛,横笛)
    笛子。即今七孔横吹之笛,与古笛之直吹者相对而言。
      ▶唐·张巡《闻笛》诗:

  • 互相

    读音:hù xiāng

    繁体字:互相

    英语:each other

    意思: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之一:“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踰。”
      ▶唐·杜甫《草堂》诗:“西卒却倒戈,贼臣

  • 欲求

    读音:yù qiú

    繁体字:欲求

    意思:欲望;要求。
      ▶巴金《雷》五:“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本能,一种欲求,我们就有权利来使它满足。”

    解释:1.欲望;要求。

  • 潇湘

    读音:xiāo xiāng

    繁体字:瀟湘

    英语:Xiangjiang

    意思:(潇湘,潇湘)

     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
      ▶《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