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属艰危应有系,天於名教岂无心。
意思:当时适逢艰难危险应该有联系,上天在礼教难道没有心。
出自作者[宋]李师中的《唐州太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忠义和忠诚。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和正义的赞美,以及对那些在艰难时刻仍坚守信念的人的敬意。
首联“时属艰危应有系,天於名教岂无心”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观察和思考。它暗示了当时社会的艰难和危险,而这种状况应该有一个牵系,一个维系正义和名分的力量。这里的“名教”指的是儒家提倡的伦理纲常,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作者认为天理名教是不可或缺的,即使在艰难时刻也不能放弃。
颔联“大都狂贼终须灭,未杀忠臣祸不深”表达了对忠诚和正义的坚定信念。它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在艰难时刻仍坚守信念的人的敬意,坚信邪恶终将被消灭,而忠臣不会被杀戮所动摇。这里的“狂贼”指的是叛乱者,而“忠臣”则是对那些忠诚于国家、人民的人的赞扬。
颈联“太尉有灵朱泚败,中丞传旨禄山擒”是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和正义的赞美。这里提到了唐朝的两个历史事件:太尉郭子仪的灵验和安禄山被擒。这些事件表明忠诚和正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即使在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尾联“曾谁鼓舞康州事,儿女常情泪满襟”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在艰难时刻仍坚守信念的人的同情和对忠诚和正义的赞美。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指的是曾巩在康州(今广西桂县)时鼓舞当地人民抗击叛军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那些在艰难时刻仍坚守信念的人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精神的感慨和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对忠诚和正义的赞美,表达了对那些在艰难时刻仍坚守信念的人的敬意和同情。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