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杜拾遗》 杜拾遗,名甫第二才甚奇。

杜拾遗,名甫第二才甚奇。

意思:杜拾遗,第二名甫才很惊奇。

出自作者[唐]任华的《寄杜拾遗》

全文创作背景

《寄杜拾遗》是唐朝诗人任华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杜甫的经历有关。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为了报国,历经艰险投奔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然而,他因为直言敢谏,触怒了权贵,很快被贬谪到华州。杜甫离开长安后,他的同事和朋友们都非常惋惜,任华就是其中之一。他写了这首《寄杜拾遗》来表达对杜甫的思念和慰问,同时也对杜甫的才华和品格给予了高度评价。这首诗体现了任华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杜拾遗,名甫第二才甚奇。
任生与君别,别来已多时,何尝一日不相思。
杜拾遗,知不知?
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
势攫虎豹,气腾蛟螭,沧海无风似鼓荡,华岳平地欲奔驰。
曹刘俯仰惭大敌,沈谢逡巡称小儿。
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
诸人见所作,无不心胆破。
郎官丛里作狂歌,丞相阁中常醉卧。
前年皇帝归长安,承恩阔步青云端。
积翠扈游花匼匝,披香寓直月团栾。
英才特达承天眷,公卿无不相钦羡。
只缘汲黯好直言,遂使安仁却为掾。

关键词解释

  • 拾遗

    读音:shí yí

    繁体字:拾遺

    英语:gleaning

    意思:(拾遗,拾遗)

     1.拾取他人的失物。
      ▶《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

  • 遗名

    读音:yí míng

    词语解释

    遗名[ yí míng ]

    ⒈  谓遗弃名位。

    ⒉  谓留传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