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旱三首》 问津六辅到长安,满目疲羸不忍观。

问津六辅到长安,满目疲羸不忍观。

意思:探访六辅到长安,满眼睛疲惫瘦弱不忍心看。

出自作者[宋]岳珂的《夏旱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在看到百姓生活困苦时的忧虑和无奈。诗中通过对六辅到长安途中所见百姓疲惫不堪、饥荒严重、生活艰难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无力救助百姓的无奈和愧疚之情。 首句“问津六辅到长安,满目疲羸不忍观。”中,“问津”一词源自《论语·微子》中的典故,意为寻求出路或途径,这里引申为到达目的地。诗人通过描述六辅们长途跋涉到达长安的艰辛,表达了他们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同情。“满目疲羸”形象地描绘了百姓疲惫不堪、瘦弱不堪的样子,让人不忍目睹。 “耕耨又孤今岁饱,盖藏尤比去年难。”这句诗进一步描述了百姓生活的艰难。耕作一年,却仍然饥饿,粮食储备也比去年更加困难。这句诗通过对比今昔的粮食状况,更加突显了当前百姓生活的困苦。 “绮罗有目须令见,铁石为心方自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自身无力救助的无奈。诗人希望即使在困苦的环境中,百姓也能看到生活的美好,看到希望。然而,诗人也明白自身无法改变现状,只能自我宽慰,表达出一种无奈和愧疚之情。 最后两句“欲借玉阶空怅望,救民无术愧空餐。”中,“借玉阶”暗指希望得到朝廷的支持和帮助,“空怅望”表达了诗人对无法救助百姓的无助和无奈,“救民无术愧空餐”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愧疚和自责,他深感自己无法救助百姓,只能空食而愧。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无奈和愧疚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语言,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启示性,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问津六辅到长安,满目疲羸不忍观。
耕耨又孤今岁饱,盖藏尤比去年难。
绮罗有目须令见,铁石为心方自宽。
欲借玉阶空怅望,救民无术愧空餐。

关键词解释

  • 长安

    读音:cháng ān

    繁体字:長安

    英语:chang-an

    意思:(长安,长安)

     1.古都城名。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

  • 问津

    读音:wèn jīn

    繁体字:問津

    短语:问明

    英语:make inquires

    意思:(问津,问津)

     1.询问渡口。
      ▶《论语•微子》:“长沮、

  • 满目

    读音:mǎn mù

    繁体字:滿目

    短语:林立 不乏 连篇 满腹

    英语:see everywhere

    意思:(满目,满目)
    充满视野。
      ▶三国·魏·曹丕《

  • 六辅

    读音:liù fǔ

    繁体字:六輔

    意思:(六辅,六辅)
    谓西汉的畿辅六郡。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六辅殊风,五方异俗。”
      ▶李善注引韦昭曰:“六辅,谓京兆、冯翊、扶风、河东、河南、河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